青浦:村民客堂间议出农村新气象
2018-4-4 9:00:00发布63次查看
城市有弄堂文化,农村有客堂情怀。“客堂间”是农村家庭用来接待宾客的地方。如今,这个“客堂间”在重固镇郏店村摇身一变,成为听百姓批评、纳群众建议、知社情民意的场所。今天的《百姓故事》,我们一起走进郏店村的“村民客堂间”。
垃圾越来越多,后期管理又难,怎么治理?郏店村第六村民小组村民代表一早就集中在“村民客堂间”。你一言,我一语,一个多小时的议事时间,大家围绕如何处理生活垃圾各抒己见。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郏店村在10个村民小组建立“村民客堂间”。“村民客堂间”都设立在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村民小组长和老党员家庭,由他们担任“客堂间”掌门人,轮流“坐镇”,聆听村民的喜怒哀乐,客观评论时事舆论。这些“掌门人”还利用在邻里之间的声望,带动其他党员、群众一起参与党建服务、社会治理等工作。
村民客堂间”仿佛再现了几十年前邻里之间“大串门”的景象。老党员与村民在这里喝喝茶,聊聊天,对村里的事情议一议、评一评。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所虑全被一一记录,而这些记录的问题都会在第一时间被梳理、分类,一些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也会及时在村委班子会进行讨论。
针对邻里间鸡毛蒜皮的小矛盾,老党员和村民们自发在“客堂间”里协商解决,由此形成尊老爱幼、规范基建、房屋出租、文明养犬等方面倡议,对村民群众的日常行为形成一定规范性的约束守则。
村民客堂间”虽小,却接着地气,根植于基层百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是村民诉说家长里短的平台。一杯热茶、一段坊间传闻,敞开心扉辩一辩其中道理,正反观点相互碰撞,使得诉求第一时间有对接、有回应,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村民客堂间”,也是村党建服务站的一个延伸和补充,发挥了老党员的作用,使得一些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化解在基层。
青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