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物银行”能存1000万份样本
据《劳动报》报道,一个银行不存钱,却能存储起1000万份生物样本;不带钱包不带手机,刷脸准确率达99%的识别技术能帮助你购物……第六届上交会将于本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昨日,劳动报记者跟随主办方,来到亮点企业探营,看到了一批有助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产品。
储存能力1000万份
银行不存钱,能存什么?记者来到了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了传说中的“生物银行”。这里,一年365天恒温恒湿。透过玻璃,记者首先看到一排排橘色的柜子,每个小抽屉里,一个个“生物样本”安安静静地躺着。目前,上海张江生物银行里共储存了50万份各种类型的样本。
“这是石蜡组织样本。”工作人员介绍,这里保存的大都是患者的肿瘤组织。如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只需要从样本中切下一小片即可,这样一块小小的样本可切成一百多片薄片。有关患者的临床信息会储存在样本边缘的二维码中,通过合法、合理的信息技术手段,科研人员就可从数据库中调取相关数据。
除了石蜡组织保存,生物银行里还有液氮、冰箱等储存手段。“液氮的储存温度在零下196度,在这个温度下,所有的细胞进入休眠状态。”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储存的大都是重大疾病样本如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等,而冰箱中储存的是血清、血浆等体液样本。 生物银行的诞生,将克服目前各家医院低层次重复建设造成巨大空间、仪器设备、人才与资金的巨大浪费,为广大生物样本库建设需求单位提供公共、一流储存场所与服务,做到“存”得放心、“取”得自在、“用”得方便、“花”得最少、“价值”最大。
据悉,此次启动的“上海张江生物银行”由张江高科管委会政府立项,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承担,总投资1亿人民币,预计将拥有1000万份生物样本的储存能力。预计到2020年底前,在全国建立10-15个生物样本资源分中心,积极促进生物样本交流与合作研究。
刷脸准确率达99%
酷炫的“人脸识别”技术,不再是外国企业的专属,我国本土化的高科技企业也已经成功杀入了这一领域。
“不带钱包,靠手机就能支付,如果连手机都忘带了呢?一样能通过刷脸的方式购物!”云从科技副总裁张立向记者展示了公司即将在上交会上推出的“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该技术在安全性、识别精度以及识别速度方面都实现大幅提升,其准确率高达99%以上,速度由1-2秒缩短至毫秒级,此外,更能防御面具、视频等欺诈手段,即使是长相酷似的双胞胎也能瞬时区分。张立介绍,云从科技已将银川机场打造成“全流程智慧化机场”。
作为中国银行业人脸识别第一大供应商,云从科技目前在国内拥有自建系统的银行约为148家。截至3月15日,目前已经完成招标的银行约为121家,市场占有率约为72.7%。在网点覆盖方面,云从的客户已经覆盖了超过14.7万个网点,约占比例为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