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话习俗,传统文化乐传承——政立二小开展“清明”主题活动
2018-4-4 0:00:00发布79次查看
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为引导团队员们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政立二小于近日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体验清明习俗,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一:巧手做风筝,别样过清明
“……自古以来,清明前后放风筝就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活动。在古人看来,放风筝可以带走自己的晦气,清明时节风和日丽,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辅导员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清明放风筝习俗的由来。之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兴趣盎然地进行了绘风筝、挂风筝……经过同学们的巧手,不一会儿,一个个五彩缤纷的风筝就呈现在眼前。这些美丽的风筝俨然成为了学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春意盎然三月天,忙趁东风放纸鸢。画完风筝的同学们,忙不迭地来到操场放飞自己的风筝。一只只充满童趣的风筝飘荡在天空中,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风筝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寄托了孩子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活动二:动手包青团,体验民俗情
周一下午的“创新活动日”里,一堂别样的少先队活动课在三楼多功能室进行着。政立二小三——五年级的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清明吃青团的典故,还亲手体验了一把做青团的乐趣。来自星级宾馆的点心师刘阿姨带着面粉、豆沙馅、艾草汁等,同老师、家长志愿者们一道现场教孩子们如何制作青团。
“青团面皮用的艾草汁和糯米粉,所以带有特别的清淡香气……”刘阿姨一边讲解,一边手把手教孩子们操作。教室里的同学们,边看电视直播,边学着阿姨的样子,揉面、搓圆、填馅料等过程,包好的青团圆润直立,在自备的餐盒里摆放得整整齐齐。“以前看外婆在家包青团,觉得很麻烦、很神秘,现在我可以自己包给家人吃了。”三年级的队员边包边兴奋地说。
晚上,同学们将自制的青团蒸熟,与家人共同分享、品尝清明传统食品,体验浓浓的传统民俗。
本次活动让团队员们在感受快乐的同时,拉近了传统文化与他们的距离,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杨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