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商品房包围的脏乱差“城中村”终于被拔除了,九里亭街道绿庭尚城和奥林匹克花园的居民们不再受环境脏乱的困扰,纷纷拍手叫好。近日,九里亭街道两处遗存11年的房产区动迁滞留基地完成了最后一户签约,原拆原建的补偿安置方案不仅贴近动迁户需求,更实现了周边居民、政府和房产商的多方共赢。预计到今年年中,一栋栋高层商品房就将开工建设。
绿庭尚城和奥林匹克花园三期有两处房产区动迁滞留基地,分别有11户和18户滞留户,从2007年遗存至今已近11年。近年来,随着外来人口导入,两处动迁滞留基地演变成“城中村”,破旧的房屋中藏着多家无证食品小作坊、建材加工场和废品收购站,还存在着外来人口集聚群租、环境脏乱差等现象,给街道环境整治带来巨大的压力。“两处基地环境堪忧,安全隐患颇多,是造成诸多环境问题的源头。奥林匹克花园动迁滞留基地前面的林家港河常常因违法排污,导致河水黑臭。对河道治理来说,岸上根子不除,怎么治理都不会有成效。”街道动迁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街道对两处“城中村”的环境整治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但整治后不久又会回潮,完成动迁工作就意味着把这些环境问题的源头给拔除了。
据了解,去年6月,街道根据九亭地区动迁的总体方案,结合同类型的房产基地,参照“回购和补偿相结合、就地安置”的原则,制订了动迁方案。街道动迁办通过3个月的上门洽谈,顺利推进了绿庭尚城和奥林匹克三期动迁滞留地的签约工作。两处基地每一户动迁补偿安置情况都在街道动迁办墙上张榜公布,避免动迁户相互猜忌。眼看动迁工作接近尾声,两处基地均剩最后一户迟迟不肯签约。其中一户因家中无证对企业补偿不满足,另一户由于一宅两户,要求按两户补偿的要求无法满足。“我们坚持补偿方案不动摇,锲而不舍地向两户滞留户分析利弊,终于打动了他们。”动迁办负责人表示,约谈不仅帮助他们理解了依法征收和协议动迁带来的利益差异,同时还帮助调解了他们的家庭矛盾。两户滞留户在与动迁办工作人员长期接触中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最终在法、理、情的说服下,完成了协议动迁。目前,2处基地的土地已平整完毕并封砌围墙,周边居民看到后纷纷拍手称快。
据了解,根据区房管局安排,年内还计划完成全区5处房产区动迁滞留基地共7户的动迁工作,九里亭街道率先完成动迁工作为此项工作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动迁后,绿庭尚城基地腾地25亩,可建30000平方米,奥林匹克花园三期腾地45亩,可建52000平方米,动迁户将享受原拆原建安置分房。房产开发商已开始办理相关建设手续,预计年中启动商品房建设。动迁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完成遗存基地动迁可谓多方共赢。对房产商来说,基地可清盘收尾,实现经济效益;补偿安置方案贴近动迁户意愿,让他们告别城中村,住进商品房,大大改善生活水平;而脏乱差环境的根治,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政府的整治压力,也优化了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