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燕丽)
四川北路街道居民老张的妻子突患心脏病,需立即住院治疗。然而,住院必须预缴一笔押金。对于无固定收入、主要靠低保生活的老张家庭而言,这笔钱无异于“巨款”,去哪儿筹集?正在老张犯愁之际,居委干部为他送来了“四川北路街道低保居民免押金缴费证信证明”,凭借着这份免押金证明,老张的妻子顺利住院治疗。
四川北路街道有1100多户低保家庭,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群众的医疗窘境,一直是街道的牵挂,“免押金缴费证信证明”就是街道的探索之举。当下较为普遍的医疗救助属于“事后救助”,即在某些费用上居民需“先垫付再报销”。然而,对于低保等困难群体来说,一旦得了重病须住院治疗,大多难以即刻支付住院押金和医疗费用。他们往往需要多方借钱筹措医疗费用,一旦无法筹措到这笔费用,其中的很多人或拒绝手术转而保守治疗,或选择终止就医,因此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
在“大调研”工作中,四川北路街道通过分层分类,将困难群体作为重点走访对象,由街道救助所牵头开展调研服务。通过与辖区内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沟通,双方达成协议——凡持有“四川北路街道低保居民免押金缴费证信证明”的病人,在第四人民医院办理入院手续时,可免交住院押金。这一举措将“事后救助”变为“事中救助”,为低保居民消除了入院治疗的第一道“门槛”,也使入院治疗后一站式医疗救助民政救助资金得以更为方便地结算。
从2017年至今,已有45人次享受到了“免押金缴费证信证明”带来的便利。据介绍,街道目前正在积极接洽更多辖区内的医院,希望通过街道出面当“担保人”,尽力解决社区内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