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大调研|看看有没有道出长宁青年干部的心声

2018-4-2 14:05:32发布75次查看

在十九大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精神引领下,结合区委“大调研”工作部署,团区委围绕“进一步推进高素质专业化青年干部队伍建设”这一主题开展11场座谈会调研,全面了解了长宁目前青年干部队伍的发展现状和青年对组织的工作建议。
来看看调研对象都有哪些吧~
结合座谈会上的发言与平时的工作经历,我们发现青年干部群体有3个共性特点。
详细解读:
学历普遍较高
本科以上学历达97.5%,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39.2%;双一流学校、专业占19.2%,乐于接受新事务、新知识、新潮流。
工作态度和能力较好
青年科级干部大多在本职岗位中表现比较出色,对个人发展规划有理性思考。入职1-2年的青年干部虽然缺乏工作经验,但更加乐观积极、热爱岗位。入职3-6年的青年干部,更为从容老练,期望进行岗位交流。
岗位对人的塑造性较为明显
综合管理岗位青年,语言表达能力强,逻辑清晰,视野开阔;行政执法岗位青年,熟悉于基层一线,群众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技术岗位青年,有专业技术优势,对职业发展期许较高。
详细解读:
理论学习方面
建立共享式学习交流平台,形成对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模式的共享机制,扩大受益面。打破说课式、教条式等固有形式,探索新的、能引起青年共鸣的方式和载体。
岗位交流方面
增加岗位交流的机会,形成单位内部、跨部门、机关与企业单位之间,加速青年人才流动。强化一线岗位对青年的磨砺,让青年能参与到基层一线工作或重大项目的实践中去。
业务培训方面
充实培训内容,除公务员初任培训以外,开展形式新颖,内容贴合青年需求的各类培训。畅通各部门间的横向交流渠道。
个人发展方面
强化青年心理关怀,及时疏导和缓解解基层工作岗位青年的心理压力,关注青年职业规划需求,引导青年健康成长和良性发展。
制度建设方面
根据长宁的社会事业发展所需与现有干部队伍结构特点,建立供需平衡,补齐人才短板。灵活人才晋升渠道,激发青年干部前行的动力。
详细解读:
丰富学习渠道和模式
逐步组建、形成一批区级青年干部集中学习、展示、交流的学习平台。利用午间一小时、下班一小时等时间,发挥区域资源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实行弹性学习制。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如“青春长宁”等网上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加强青年干部轮岗交流
深入开展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青年干部岗位交流和挂职锻炼,重点形成机关与重点企业的双向人才互动。向基层和重要领域倾斜,引导青年干部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岗位上去、参与区级重点工作项目等。
坚持优化业务培训的成效
向各单位建议对青年干部形成常态化培养模式。扩大青干班选人视野,进一步聚焦优秀青年干部。探索开展以老带新、老青结对模式。
为青年个人发展搭建进步的阶梯
注重青年的情绪管理,开设调适情绪、提高职业认同感的相关课程。充分利用共青团各级资源,搭建各类青年干部实践个人价值、展现自我个性的平台。建立青年干部成长手册,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帮助。
建立有效的青年干部管理制度
以干部队伍现状与城区发展匹配度为基础,在人才招录工作中注重能位相适,加大对具有专业学科背景或相关领域从业经历的青年人才的引入。形成区委组织部牵头,区公务员局、团区委为主要组成部门的青年干部培养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党的领导,把青年干部培养有力与否、干部队伍梯队建设合理与否作为各部门党委的重要工作之一。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