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黄浦好人 孝老爱亲

2018-4-2 16:59:26发布63次查看

据黄浦区消息:
  平凡行动诠释对老人的爱
  ——陈娟英敬老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蔡国强
  他用行动践行着一名民政人孝老爱老的光荣传统。他大胆创新带领的团队连续2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他为陈娟英敬老院全面建设、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黄浦孝老爱亲楷模——蔡国强。
  作为一名院长,蔡国强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和重担,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岗位工作中去。他并不仅仅满足于目前所取得的成绩,为提升敬老院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他积极向相关业务部门虚心请教。同时,与兄弟单位之间相互参观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在此基础上,他编写了7万余字的《陈娟英敬老院服务管理手册》,形成了逐级管理,层层抓落实的管理模式。
  在工作中,他是严厉的院长,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但在生活中,他又是大家口口相传的“好兄弟”。只要听说哪位职工有困难,他都会想方设法帮助排忧解难。在单位的例行体检中,护理员小万查出恶性肿瘤,急需住院治疗,但是医院的床位却迟迟得不到落实,同时巨额医药费用也让小万产生了放弃治疗的念头。蔡国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四处奔走,终于帮她在第一时间落实了医院床位,还主动拿出一笔钱慰问小万,并及时号召全院职工进行爱心募捐,多次赴医院探望慰问,让她放下思想包袱,安心配合治疗。小万术后和家属带着锦旗来感谢领导时,她满含热泪说道:“我很幸运能在陈娟英敬老院这个大家庭里工作,得到了蔡院长及众多兄弟姐妹的关心,这个大家庭很温暖。”
  蔡国强曾是一名军人,多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雷厉风行和知难而上的工作风格。由他打造的一条直通杨思医院“空中绿色通道”已开启数年,并为众多老人、家属解决了就医难题,一旦身体不适或出现紧急情况能赢得宝贵的几分钟抢救时间。这一举措深得老人和家属“点赞”。同时蔡国强推行的“医养结合”方案也开创了养老行业的新模式。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虽未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他在为老服务工作这个平凡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他用最平凡、最明快的点滴行动,诠释对老人的关爱。
  举手之劳成就感人善举
  ——豫园街道社区居民周培珍夫妇
  周培珍夫妇在广福社区居住了大半辈子,是大家公认的“活雷锋”。夫妇俩不仅平时奉献社区、关爱邻里,是社区活动的积极分子,还是一对“热心人”,他们已连续八年无私照顾一个孩子,看似微小的善良之举,照亮了一个孩子的一生,更温暖了一个社区。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心地善良的周阿姨看到新闻报道里传来的惨痛画面,伤心流泪了好几天。在和自己的丈夫丁师傅商量之后,他们决定去收养一名四川的孤儿,但最终因领养的人太多以及不符合领养要求没有获批。正在他们觉得有心无力的时候,儿子提到楼上残疾人贺伯伯的儿子毛毛急需他人的帮助。毛毛从小被母亲抛弃,身有重残的父亲根本不能照顾他,家里亲戚也不常联系。周阿姨和丁师傅了解情况后,立刻同意了儿子的提议。就这样,周培珍夫妇接过了照顾毛毛的重担,把他接到了家中,这样一照顾就是整整八年。八年时间里,周阿姨和丁师傅把毛毛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逢年过节、家庭活动都能看到毛毛的身影。周培珍夫妇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着他的点点滴滴。
  自从担起了照顾毛毛的重任后,周阿姨一家也为此增添了不少烦心事。周阿姨自己的儿子要成家了,跟亲家吃饭常常带着毛毛一同前往,亲家心中难免心生不快,差点就搞砸了儿子的婚事。但是周培珍夫妇将毛毛当作自家人,在他们的坚持下,终于感动了亲家,让他们接受了毛毛这个小儿子。
  这期间,毛毛的父亲梁伯伯突发脑溢血,本来生活不便的他更是雪上加霜,生活无法自理。周培珍夫妇又主动承担起了照顾梁伯伯的工作,每天为他准备三餐,帮助打扫卫生等。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梁伯伯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就在此刻,老屋又碰到了动迁。毛毛的生活和学习都面临巨大的变故。周阿姨不忍把他推向社会,便与丈夫、儿子商量想把毛毛一起带走,没想到丈夫和儿子立刻就答应了。
  周阿姨常说:“我的举手之劳,会温暖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一生。我们不在意别人是否感恩自己,在意的只是自己能否帮助他人。”这一善良之举,虽微不足道,却足以使他人感动。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