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愚人节
但这不是一条“愚人”的消息
昌里路夜宵街
关了!关了!关了!
虽然叫“昌里路夜市”
但各种好吃的其实都在历城路上
前几天深扒妹下午5、6点到那
却发现整条街几乎都拉着卷帘门
附近的居民说
这次要清理“扰民、违建、无证”啦
能不能再开出来,说不好
香酥鸡、烤脑花、羊肉串、大王锅贴……
难道统统没有了?!
昔日夜宵圣地说关就关
曾经为了吃个烤串小龙虾而跨越黄浦江来这。熟悉的拉客声“生蚝带子都有,进来坐坐?”却消失了,这些店铺都拉下了卷帘门,没有熟悉的“拆”字,却都写着“转让”。
除了卷帘门上洗不掉的油渍,还有已经和地面融为一体的污垢,好像就没有留下什么了……
昌里路的垃圾桶必须是这种巨型的,一般路边的小垃圾桶没到半小时就被塞得满满当当。可如今这些桶都乖乖地站在一边,似乎成了多余的闲置品。
据说原因竟是这些“大烟囱”
有人说,紧急关停是因为这些爬上居民楼的大烟囱,正对着别家住户的窗“晒个被子还要看风向,小偷顺着管子就能爬进家。”居民投诉之后,昌里路就进入了集体大整治。
深扒妹问了沿街店铺的老板,他们说,大家花了几十万装烟道,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油烟影响居民,没想到……唉
深扒妹走的时候还有工人在敲打安装烟道。要想重新再开店,必须得同时满足“有证照、无违建、不扰民”这三点。
夜宵网红们集体搬家
这条路上的每家店都担得起“网红”二字,来这里只要揣上钱和胃,瞄着人最多的地方扎进去,提溜一份热乎乎的吃食钻出来边吃边晃,从街头扫到街尾,就是个大写的满足。
十几块能买一大碗的牛杂店也搬了,那种端着杯碗边走边吃的满足感越来越少了。
还记得每到晚上十一二点,历城路上总是豪车云集,每次为了停个车都至少绕三圈。每次支撑着我们继续找车位的,就是这些割舍不下的美食啊!
上南第一家香酥鸡还在!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满大街都是「上南第一家香酥鸡柳」,但真正的第一家,始终都在这!
最让人难忘的香酥鸡柳。每次来都要排队,付好钱阿姨就会给个塑料袋,然后自觉地找到队伍的末端,排着吧……
还有童年最爱的蛋卷!那股奶香气在路上都能把人引过来。每个都是现做的,所以又是个要排队的项目
真希望在优化生活环境的同时,能给这些小摊一个容身之处……他们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啊。
掰掰手指头
今年已经告别了
长宁区的百货小马路——茅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