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聚焦奉贤"十大行动" "十大工程"

2018-3-30 13:25:02发布63次查看
  2017年,奉贤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十大行动”和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创建补短板“十大工程”,以核心价值观为笔、以“贤文化”为墨,描绘出文明最绚烂的底色,展开“全国文明城区”的美丽画卷。
“奉贤美、奉贤强”
——2017年奉贤区精神文明建设“十大行动”
★全民道德实践行动
★深化文明创建行动
★市民齐贤修身行动
★“东方美谷、风雨彩虹”圆梦行动
★家风文明传承行动
★志愿服务提质行动
★“我们的节日”传扬行动
★美丽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市民生态文明行为养成行动
★网络文明传播行动
“奉贤美、奉贤强”
——2017年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创建补短板“十大工程”
★集贸市场“优化工程”
★公共厕所“洁化工程”
★居民小区“美化工程”
★文明施工“深化工程”
★城乡地区“净化工程”
★背街小巷“细化工程”
★经营场所“亮化工程”
★服务行业“靓化工程”
★乱停整治“强化工程”
★市民素质“感化工程”
环境之美
“十大行动”“十大工程”让奉贤的城市环境变得更美了。
漫步贤城街头,不仅路面更加平整,周边的环境也更加整洁有序,路边的银杏、梧桐、香樟、玉兰争奇斗艳,人行道更宽阔舒适。2017年,全区完成了古华路等8条背街小巷路段整修,南桥城区的慢行系统正在逐步完善,市民们可以用脚步丈量城市,享受“慢节奏”的城市生活。遍布全城的“电子警察”,形成了智能化道路管控模式的重要一环。市民们为交通建设建言献策,通过“奉贤交通,百姓支招—金点子征集”“交通保畅你我监督—交通陋习大家拍”等活动,共收集到市民“金点子”建议60余条。同时,强化交通大整治,清理在道路区域违规停放的非机动车500余辆,有效净化了全区街面和主干道环境秩序。
走进小区,私接乱拉电线现象少了,违法建筑少了,楼道变得更美丽了。2017年,南桥镇古华一区等19个小区的1.1万户居民家中的自行车库安装了充电装置,爱车“吃饱”了,“蜘蛛网”没了,安全隐患消除了。全区还对19个老旧小区实施了住房综合整治,受益居民达3673户,成功创建了9个“无违示范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断提高,到2017年为止,全区累计完成绿色账户19.02万户,覆盖率达78.8%,连续3年超额完成市级指标任务。居民还自发妆点楼道环境,积极参与“宜居小区·和美楼道”创建,让楼道变成了各具特色的温馨家园。
走在乡间路上,垃圾没了,河道更清了。奉贤全面建设了农村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被国家住建部确定为全国百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之一。创新设立河道“身份证”、建立河长制工作信息平台和“河长迎考制”,51条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工作基本完成,181条重污染河道水质达标。深入开展“生态村组·和美宅基”创建,全年完成5622户村庄改造,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点2个,区级示范村5个。
生活之美
除了环境的改善,让市民感到幸福的还有生活变方便了。
“原来菜场可以这么美!”到过金海社区正育嘉园农贸市场的市民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菜场可以这样明亮、洁净、有序、证照公示、宣传氛围浓厚……2017年全区共新(改)建4家农贸市场,其中,融合改造1家商超模式的农贸市场。同时,以南桥镇为试点,全年创建6个示范菜场(集贸市场)。奉贤的菜场也在越来越“智慧”。2017年,南桥农贸市场完成“智慧菜场”建设,市民可以通过银行卡的闪付功能、支付宝、微信等多种方式在场内各摊位完成消费支付,真的是快捷、卫生又安全。
除了菜场,更加人性化的厕所革命也正在加紧推进。在对全区老旧公厕改建的同时,适度调整男、女厕位的设置比例,在有条件的公厕配置第三卫生间或无障碍设施,方便妇女儿童、残障人士如厕。公厕内还免费提供厕纸、洗手液(肥皂)、便民服务箱等。2017年全区共完成新(改)建环卫公厕32座,建设改造a级旅游厕所6座。同时,积极开展“最美公厕”评选活动,渔人码头海鸥路厕所入围“2017上海最美厕所”评选。
风尚之美
城市以人为本,奉贤的城市文明新风尚也在不断升级,模范、达人层出不穷,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学习传统文化成为新的时尚。
2017年,以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马利军为原型创编的沪剧《遥遥娘家路》在全区公演,为贤城市民树立了一盏道德的明灯。“身边好人”“感动奉贤人物”“道德模范”、中小学生“道德实践风尚人物”等评选再次掀起热潮。而各地区的宣讲队伍,也在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的道德讲堂、宅基课堂、修身阵地、各类微家等阵地,用文艺表演、方言脱口秀、故事汇等形式开展道德主题和模范事迹宣讲活动。另外,全区还开展“新七不规范”宣传实践和文明出行、文明居住、文明餐桌、文明礼仪五大风尚行动,引导广大市民“除陋习、有素养、行文明”,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文明创建的征程中,身穿红绿色马甲的志愿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17年,区级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和9家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全面建成达标,志愿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志愿者注册登记、活动报名、“打卡”计时都可以通过网站和微信快速完成。而周六“党员回社区”清洁家园、水环境治理、文明路口执勤等全区性志愿服务活动和各地区举办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让志愿服务更加常态化。张惠、顾春江、“拾光”团队、“清澜服务队”等一大批“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活跃在全区的各个角落,传递爱心、守护家园,让志愿服务成为贤城生活的新风尚。
发放新春大礼包、游古华园过中秋、闹元宵、饮菊花茶、吃重阳糕……随着“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持续举办,传统文化不断普及,奉贤的传统节日氛围越来越浓厚,学习传统文化、感受奉贤民俗、体验非遗项目,让广大市民记住乡愁、记住传统、记住经典,让生活更有一种仪式感。
文化之美
如果说城市的地标建筑是城市形象的名片,那么城市的特色文化品牌则是人文内涵的名片,是可以触摸的城市温度。
2017年,奉贤最热名词之一是“修身”。全区以“传统文化润贤城”为主题,持续深入开展市民“齐贤修身”主题活动,举办百场公益活动和文明礼仪百场培训,8万市民网上实名注册并参与培训、122万人次参与各类修身活动,成功打造“15分钟修身学习圈”,使修身融入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
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棕编、绘画、书法、剪纸、衍纸、茶艺表演、毛式风筝制扎、中国结制作……全区40所少年宫中涌现出大批的传统文化课程项目;结合奉贤本土文化编写的《i奉贤·贤文化》教材在全区学校推广。
让阅读理念融入生活。“阅读好声音”全城微朗读大赛引导市民充分利用智能终端开展阅读;针对六大人群开展的市民诵读活动通过诵读经典、分享感悟,浸润“阅读致远、齐贤修身”理念,营造全民悦读的浓厚氛围,助推“书香奉贤”建设。
让培训学习成为风尚。面向女性开设社交礼仪、手工制作、服饰搭配、护肤化妆、形体训练等项目课堂,参与女性5521人次。面向青年推行“贤青年100hours”素养提升计划,课程涵盖技能培训类、文化修身类、体育运动类,累计受益青少年达4000余人次。“修身文化”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已成为“贤文化”中的一个闪亮符号。
“圆梦行动”这个奉贤热词火了两年。截至2017年底,“东方美谷·风雨彩虹——圆梦行动在贤城”主题活动凝聚社会各界力量,聚焦市民急难愁、愿思盼,累计圆梦1.2万多个,受益市民30多万人次。同时,延伸推进“千人连千户,百企联百村,结对十行业”精准扶贫圆梦行动,让“献一份爱、圆一个梦、暖一座城”的“圆梦文化”走向全国。
而另一个奉贤热词是“好家风好家训”。通过几年的培育,奉贤家庭的“家文化”氛围更加浓厚。通过家庭读书活动、家庭低碳行动、家庭公益活动,引导贤城家庭齐贤修身明志。开展“贤城最美家庭”“最美书香家庭”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热爱学习、热爱阅读,具有良好家风传承的优秀家庭典范。
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创城的目标。2018,我们重整行装再出发,提升颜值、修炼气质,不断增强奉贤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文明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基因,具化为每个市民的行动,让文明成为城市最美的底色。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