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上午,闵行区stem+课程调研活动在君莲学校举行。
闵行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朱靖、副院长龚耀昌、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董学平和中小学探究拓展的教研员马丽敏和孟嬿娜老师,以及上海市史坦默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的董事长袁刚、秘书长王雪华与教学指导张溶菁老师,还有来自实验小学、华坪小学、莘城学校、梅陇中学、上师附中闵行分校的stem+课程试点校的分管领导及一线教师代表等三十余人共同参加本次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从“走进stem+课堂”开始。君莲学校胡咪老师、梁晓敏老师搭档,分工合作共同执教了《化学去污剂》一课。主教胡咪老师通过生活情境“去除水垢”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和实践尝试,课堂的探究点在“酸碱指示剂”展开。四年级的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整节课完美演绎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解决问题的真实缩影”。胡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对探究精神的引领得到前来观课领导和同行的肯定与好评。
调研环节由中学探究拓展教研员马丽敏老师主持。马老师首先介绍了stem+课程的开展情况,上海市史坦默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的王雪华秘书长作为项目研究的合作共同体谈了课程的后续开发、课程推进的保障。之后,相关试点校对学校前期stem+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反馈。
君莲学校郑菊兰校长率先作了主题为《体验探究乐趣,激发探究热情》的stem+课程调研报告。郑校长围绕五个板块“在学校课程架构中的位置与作用”“学生的习得及对课程的态度”、“教师的专业成长及对课程的态度”、“学校特色工作或实践探索”和“目前主要困难及诉求”交流了学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后续思考。各试点学校也分别对自己学校目前实施现状进行了交流,一致认同stem+项目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跨学科知识的运用有很大促进,同时也提出了课程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希望教育学院领导和史坦默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上海市史坦默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的袁刚董事长说:“今天闵行区教育学院领导带队调研,也是我们阶段性的工作当中做一个小节。这是市教委的一个任务,要用十年的时间进行长周期的实证研究。”他再次阐述stem+课程研究的价值:长时间实证,就是要在课堂里真实发生。让学生了解stem+课程是把许多学科融入在一起的,让课程实施者知道stem+课程中含有很多聚焦点。
副院长(主持工作)朱靖在总结中表示:“学校将stem+项目与自己学校特色相结合的做法是具有创新精神和智慧思考的,学校应该重视对跨学科教师的关注与培养,争取形成一支具有“跨界”教学能力的教师团队,在现今中高考政策改革的背景下引领学校教学改革的发生。希望参加试点的种子教师继续保持一种教学热情,学院将持续关注跟踪种子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君莲学校一向重视教师的课程意识,鼓励教师真正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本次调研活动,为君莲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舞台,促进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了学校stem+课程建设团队对于教材的把握。stem+课程的“种子教师”也在课程的整合、开发、建设中发挥着各自的聪明才智,贡献着才学与能力,与学校同成长、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