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现场| 这场大学求职招聘会上,毕业生不仅动口,还动手动脚
一年一度大学生毕业求职季,上戏戏曲学院毕业生是“特殊人群”,除了简历、作品,他们需要登台,真刀真枪演一场,用实力说话。台下坐着从全国各地专程赶来的文艺院团领导、人事主管,“发挥出色的学生,立刻达成初步意向,进入院团考核序列,签约。29日,莲花路校区白宫剧场,上戏2014级京剧表演、京昆器乐与民乐班同学们迎来这场具有人生转折意义的毕业推荐演出,17折剧目片段分为日夜两场进行。
2014级京剧表演班共有26名学生,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为他们伴奏的是京昆器乐与民乐班同学。剧场门口一字排开演出海报,一个学生一张,与真人等高等大,正规剧团演出也少见这样的气势。老师介绍,“学生自己选剧照,我们帮忙打印做成海报,加油鼓劲。”
上戏戏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同时从全国聘请著名艺术家到校授课。上海青年京昆剧团的平台对接是学院办学的一大特色,通过专家评委层层选拔,优秀学生进入京昆团并接受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们排演《御碑亭》《盗银壶》《乾坤福寿镜》《梁红玉》《金山寺》《穆桂英挂帅》《梅妃》《贵妃醉酒》《沙家浜》等剧目,赴福州、贵阳、重庆、武汉、香港等地与当地院团合作演出。而今毕业生遍布北京国家京剧院、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湖北省京剧院、重庆京剧团、贵州京剧院、福建京剧院、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等数十家专业院团。
率先登场的武丑潘梓健在《盗钩》扮演朱光祖,他的主教老师是石晓亮。为了在青年京昆剧团演出《盗银壶》,他又被老师安排去上海京剧院,由名丑严庆谷“开小灶”。“10年前,和我从广东一起考到上海戏校的同学有二十多个,不少人中专毕业,选择回家乡唱戏。我继续留下来考大学。”潘梓健十岁出头,已经初尝武行演员职业病,“腰、膝盖都有伤,最严重是急性腰肌劳损,一翻身不能动弹了。”武行辛苦,有人吃不了苦,干脆转行,潘梓健反而更加勤奋地练功,“多摔打,动作熟练,形成肌肉记忆,不容易受伤。在学校,老师逼着我们天天练功,以后没有老师管束,也不能停。”
“在学校里,老师一段段戏教,一段段戏抠。麒派研习班上,我必须自己先做好充分准备,把整段戏演给老师看,老师再逐一纠正。”李明洋在《投军别窑》扮演薛平贵,学戏11年,他专攻麒派老生已有两年。2016年李明洋考入在沪举办的全国麒派艺术研习班,成为班上年轻最小的学生之一,“老师鼓励我,我才有勇气投视频资料,差点错过报名截止期。年过八旬的麒派名家张信忠为李明洋授课,张信忠追随麒派京剧大师周信芳多年,担任电视剧《周信芳》京剧艺术顾问并参与选角。1984年、2001年、2008年,全国麒派艺术研习班举办过3届,他是唯一一位全程参与者。张信忠教导李明洋,“嗓子得过硬,演戏不能撒狗血,合格麒派艺术传人要不断体验人物,唱念做打之外,还得会演戏,演萧何就是萧何,演宋江就是宋江。”研习班同学有外地京剧院院长,还有很多职业演员,常常上着课,就得半路请假回团里赶演出。李明洋耳濡目染,提早体验京剧院团生活,“丢掉拐杖自学,想偷懒很容易,但是拿到剧本就得上,演得不好,没有下一次机会。”
廖静娴跟随昆大班名家王芝泉学戏10年,主攻刀马旦的她在《扈家庄》饰演扈三娘,“小时候被王老师说哭过,现在当然是越来越乖啦。王老师一直鼓励我们多演出,舞台犯错从不批评。但是练习时,如果我们学会了复杂的动作,第二天没有好好巩固,又做不来了,她一定会不高兴。”胡晓瑞师从程派名家李海燕,作为戏校近年的程派独苗,她选择了一出冷门程派戏《梅妃》,这也是她在青年京昆剧团学会的本事,“我喜欢梅妃江采萍喜怒不惊,有才华。”胡晓瑞的理想是让全世界更多人认识程派艺术,“现在演出以悟空戏和《霸王别姬》居多,海外观众也可以多听听程派啊。”
这群毕业生中,有人已拿到直升院团名额、有人同时被几家院团看好、有人选择更有兴趣的方向、有人迷茫于未来。他们在红毯摸爬滚打10年,占据了人生一半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