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人速看!央行出手,2天后支付宝、微信支付将面临重大调整!

2018-3-30 5:22:34发布60次查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出门可以不带钱包不带卡
但是不能不带手机成了公认的事实
不仅坐火车、坐地铁、坐公交能直接刷手机
大到超市购物、学费缴纳、办证缴费
小到买个煎饼、称两斤小白菜、来瓶水
都能用手机支付买单
时不时还有一些返利、返现优惠
真的是“一机在手,天下我有”!
然而除了付款的时侯特别爽
“刷”的一下子钱就没了
经常也会存在大大小小的
支付宝/微信诈骗问题
支付宝、微信等应用扫码付款
将正式迎来额度限制!
日前,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的通知》(银发〔2017〕296号),配套印发了《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银办发〔2017〕242号发布),自 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若使用静态扫码支付
同一客户银行或支付机构
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使用动态扫码支付的最高不限额
该新规从今年4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
科普菌正式上线:所谓的条码支付
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
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
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
静态条码支付是条码支付的其中之一
还有一种就是与之相对的动态条码支付
弄清关键所在就简单了:
静态条码和动态条码之间的不同
指的是长期有效的条码
比如我们常见的路边摊、菜市、杂货店等
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就属于静态条码
动态条码
指通常指单次收付款
在手机电子屏幕上动态更新的条码
比如我们买完东西付款时
出示付款码供收银员来扫的属于动态条码
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的
风险防范能力为d级
无论使用何种交易验证方式
同一客户银行或支付机构
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对于使用动态条码进行支付的
风险防范能力根据交易验证方式不同
分为a、b、c三级
风险防范等级越高,单日支付限额就越高
静态条码支付就是我们现在
最经常使用的二维码付款方式
是支付风险最高而防范等级又最低的一种
很容易被篡改和携带木马或病毒
无论使用哪种交易验证方式
(即扫码付款和被扫码)
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
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采用不足两类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
即含有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
两种以上有效要素(如指纹等)
风险防范能力为c级
单日支付限额1000元
如果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
两类(包含两类)以上有效要素进行验证
风险防范能力为b级
单日支付限额为5000元
如果采用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
两种以上有效要素
风险防范能力a级
单日支付限额不受额度限制
可由银行或支付机构自主约定
风险最大的支付领域之一
静态条码应由后台服务器加密生成
宜采用防伪纸张展示条码
展示静态条码的介质
应放置在商户收银员视线范围内
商户应定期对介质进行检查
静态条码应采用防护罩等物理防护手段
避免被覆盖或替换
在静态条码介质显著位置明显展示收款方信息
便于用户核对
新规看起来挺复杂
其实重点也只有两个
一个是动态条码支付最高是不限额
比如我们去超市买完东西付款时
出示微信或者支付宝付款码给收银员
但相对的需要多重支付验证
静态条码支付单日累计限额500元
比如我们经常见的路边摊、杂货店里
贴出来的微信支付宝收款码
扫一扫确认支付后即可付款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
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
然而条码支付虽然便民
仍存在着不少隐患
易携带木马或病毒
其风险防范能力被认定为d级
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
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
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
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
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有市民一听到扫码限额便有所担心
如今扫码太方便了,如果进行限额
在所难免的会影响到某些消费支付
也有很多人会问是不是新规实施后
用微信或支付宝扫一扫
每天只能花500元了?
新规实施后,消费者在街头商贩
扫静态条码小额支付不受影响
扫静态条码付款就有困难了
这时可以让收银员扫
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
而且这样更安全
一般使用两个以上
比如说指纹、密码这两个以上的要素
单日限额是5000元
对消费者来讲,不会带来任何不便
新规实施后,对街头的小商家或有些影响
比如对于卖煎饼的老板来说
一天收入超过500元后
就需要单独扫每位顾客的付款码
如果遇到赶时间的上班族
收付款时间变长,会带来一些不便
这些店家还需要自己准备扫码枪一类的设备
可能会给小商家增加一些压力
平时浏览网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网上兼职刷单、日结等招聘消息
其中真假难辨,多为变相诈骗
且是涉及扫码支付较多的诈骗类型
其余诈骗类型也常常涉及扫码支付钱款给骗子
扫码支付从几笔到几十笔不等
支付金额从几百到几千不等
累计被骗金额从几百到几十万不等
属于持续高发损失金额巨大的诈骗类型
重点在普通用户风险防控能力达到b级:
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
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
有效的遏制了日被骗最大金额
以下常见二维码诈骗
各位小伙伴们不得不防
二维码中隐藏木马病毒
不法分子将一些恶意网址、吸费应用、木马病毒隐藏在二维码中,用以窃取扫码者的手机通讯录、存款账户等个人敏感信息,盗刷扫码者的账户资金。其中以 扫二维码即可获赠礼品、扫二维码赢取百万豪礼及“创业者”要求扫码加好友的方式最为常见。
不法分子冒充交警张贴附有二维码的违停罚单,误导车主扫描伪码缴纳罚款进行诈骗。
见到类似扫码的“假罚单”,一定要辨别真伪,切记不要随意扫码转账,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如今普遍商户为了迎合消费者的付费习惯,都在店面前贴上自家扫码收款的二维码,但此类二维码容易被调换,客户如果扫描不法分子调换的条码进行支付,资金则会流入不法分子的口袋,使商户蒙受损失。
不法分子在共享单车的正规二维码旁贴上虚假二维码,甚至破坏单车原有的二维码,粘贴虚假的二维码。用户手机扫描此类二维码后,或被要求直接转账,或被要求下载可疑软件,致使资金账户面临被盗刷的风险。
不法分子利用受害者对“付款码”与“收款码”混淆不清这一弱点,以金钱或物质奖励、优惠等诱导消费者向其发送付款码,然后实施盗刷。
为了多次诈骗,嫌疑人还会以网络不稳定、图片打不开等理由,要求受害者多次发送付款码。
1、要使用官方渠道app扫码软件,不扫不明二维码;
2、仔细辨别真伪,核对信息,确认二维码安全有效;
3、对常见的二维码也应保持适度警惕,保管好自己的付款二维码;
4、手机上最好安装一些正规安全软件,增加手机安全系数,防止不法分子将病毒镶嵌在二维码里,盗取公民个人重要信息。
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财产
作为消费者自己也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警惕
奉上发现菌“爱的提醒”,学起来,少吃亏!
(1)设置手机开机密码不用生日、手机号等做密码;
(2)不要在手机里存身份证、银行卡照片;
(3)手机不要频繁刷机、随意root,最好通过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安装软件。
2、使用支付工具时,不用公共电脑或蹭免费wifi
(1)公共环境下的计算机很容易被植入病毒,侵入个人账户;
(2)免费的wifi安全性不高,容易泄露个人信息。
3、警惕钓鱼网站和软件,不扫不明二维码,不点不明链接
(1)上网过程中不要下载、安装不明文件;
(3)不轻易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进行购买;
(4)不要随意相信高利息、高返点之类的活动。
(1)支付工具实名认证、绑定身份证,防止丢失后被恶意找回秘密;
(2)关闭支付工具的小额免密支付功能,设定消费限额。
5、妥善处理好旧手机
(1)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或格式化,断开云存储;
(2)将手机卖给相对正规的厂家,或参加官方以旧换新活动;
(3)不要将手机当生活垃圾扔掉。
6、手机丢失及时挂失冻结
挂失并且冻结sim卡、微信、支付宝、网银等。
但也是我们辛辛苦苦劳动所得
作为一名永远在拖“平均”后腿的人
发现菌觉得手机支付限额挺不错的啊
反正我一天也挣不到500元
小伙伴们觉得呢?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