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宝山区文化馆。台上的她身穿红色中式对襟,声音洪亮却不失亲切,台下150人的剧场座无虚席,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从北京回来没几天,党的十九大代表谷好好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宝山。不仅传达十九大精神,作为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党委书记、上海昆剧团团长,也是宝山市民艺术修身导赏活动的主角,她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是:让更多人“亲近”高雅艺术。 说到刚结束的十九大,谷好好十分振奋:“在现场聆听习总书记三个半小时的报告,全程多达70多次热烈的掌声,令我记忆深刻。习总书记讲到文化板块时,我听得特别认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更是激发了我们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好好干!” 谷好好在当今昆坛,有“百变刀马”之美誉。上世纪80年代,她考入上海戏曲学校。8年的戏校生涯,通过王芝泉等老师教导,让她慢慢了解了什么是昆曲。然而,当她1994年从戏校毕业时,在多样的娱乐方式冲击下,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昆曲进入了最寒冷的时期。 她回忆起曾经的迷茫:“有一次我们演出人员有20多人,台下却只有五六位观众,还有人打瞌睡。昆曲艺术如何传承和坚守?演员们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