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社区矫正的方法路径,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对社区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感召引领作用,夯实社区矫正的教育矫治基础。2017年我区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为零,今年2月被市社区矫正管理局确定为全市首个“社区矫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点”。主要做法是:
一是固化社区矫正传统文化集中教育课目。组织新入矫社区服刑人员到区国歌展示馆接受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已有856名社区服刑人员接受教育。在区社区矫正中心开设国学讲堂,每月一期,聘请专家学者讲授论语、古诗词鉴赏等课程。
二是创制社区矫正传统文化体验教育项目。结合传统节日,突出民俗民间要素,组织开展迎春联欢、闹元宵游园会、三·八女红技艺体验、端午祈福香囊缝制、重阳为老服务等传统文化系列体验活动,使社区服刑人员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高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三是引入社区矫正传统文化社会教育资源。与区文化局签订合作协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引入社区矫正教育矫治工作,将区域内文化教育、活动场所确定为社区矫正教育基地和社区服务基地,购买服务和志愿服务相结合,建立社区矫正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讲师团,保证社区矫正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水平。
四是策动社区矫正传统文化内在教育活力。打造“知返:向着希望”文化矫治项目,开展 “印象杨浦、爱在杨浦”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具有摄影、书法、写作等特长爱好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艺术创作,挑选具有传统文化功底的社区服刑人员授课,让社区服刑人员展现自我才华、体现自我价值,开办“传承匠心·寻师觅艺”非遗专修班,让社区服刑人员感受劳动真谛、感悟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