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书记手记|群众、企业"提需要" 我们必须"最先到"

2018-3-29 16:38:39发布77次查看
  黄浦大调研正在进行中。
黄浦作为“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如何畅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一起来听听黄浦区委书记、区长杲云怎么说?
群众、企业“提需要”,我们必须“最先到”
黄浦区委书记、区长杲云
黄浦作为“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如何畅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对于这些关系群众生活、企业发展的事,我们觉得都是大事,必须以最认真的态度去研究解决。
我们通过大走访、大调研,不断寻找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据此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切实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以一场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努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提高城区竞争力和软实力。
“最后一公里”打通了,民心才能更顺畅
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工作关系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全市通办”试运营期间,我到淮海中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看了新系统演练,听了一线工作人员和市民群众反映的一连串问题。
一线工作人员们提出了“部分电脑和高拍仪等硬件设备相对老旧,导致采集等环节反应较慢”“网络不稳定导致新系统页面跳转缓慢”等给实际操作“拖后腿”的问题。
前来体验新系统的市民们也提出:“节假日希望能够多增加一些窗口,缩短市民的排队时间”。
我们现有的设备、网络和窗口如果不更新、不增设,将就一下,中心的业务也能够运转,而它带来的结果往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仅多做了无用功,还浪费了时间、精力、资金,影响的是为民服务的效率。
了解到这些问题后,我随即召开了现场会,要求部门、街道必须密切配合,抓紧在试运行期间更新设备、优化网络环境、畅通信息系统,打造一条“全市通办”的“高速通道”。同时,要加强人员配置,不仅要做到服务“全年无休”,更要确保服务过程“时时通畅”,让群众心情舒畅。
改革创新提速了,企业才愿更亲近
企业有需求,政府及时响应与解决,这样的情景如今在黄浦正成为常态。
我在大调研走访企业时了解到,注册在黄浦的星巴克公司因股权变动更名的事情愁眉不展,600余家分公司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消防许可证等一系列证照亟待变更。
在星巴克思南路店召开的现场会上,几个部门负责人告诉我,按正常的程序,因证照办理有先后次序,前后办结差不多需要3个月时间。我即刻要求相关部门拿出改革创新的精神,变“不可能”为“有可能”,变“串联走”为“并联跑”。
在市工商局支持下,相关部门协同办公、通力合作,开通了一条“绿色通道”,仅用15天时间就“打包”办理了以往90天才能完成的证照变更手续,让企业感受到了行政审批的新气象。
我想,星巴克证照变更的经历,只是我们“放管服”改革领域的一个生动缩影。从前,是申报人员“来回跑”,现在是我们审批部门“协同办”,当我们在“刀刃向内”“流程再造”上下足了功夫,企业才会更愿亲近我们。
服务文章做透了,最优营商环境才会实现
我们不仅要在“缩短业务办理时间”上下功夫,还要在“提高服务能级”上主动作为。为此,我到区行政服务中心实地查看“注册综合咨询”“证照综合领取”等综合窗口业务办理情况。
不少来办事的企业员工反映:现在企业在窗口办事的效率比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有的项目审批“跑一次办不完”,是否还能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有的项目审批是否可以“一次不跑”,而是利用互联网“一键办理”?过程中,我还发现中心的“软环境”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自助服务区的功能介绍再简洁明确一些,一楼大厅的布置再舒适温馨一些等。我把这些意见和情况都带到了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题会议上,要求区审改办、电子政务办、行政服务中心会同相关部门下力气进行改进,让各项服务“再提升”,各类审批事项办理 “再优化”“再提速”。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一位企业老总告诉我:“在落户黄浦之前,不少外区、外省都向我们发出了邀请,他们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的举措也很有吸引力,但我们最终选择了黄浦。黄浦正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路上,希望黄浦不仅能吸引我们来,还能让我们留得长久”。
我是这样回复他的:政府是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企业是我们的“座上宾”,不仅要“好菜迎客”,更要“服务留客”。我们宗旨就是“服务”二字,企业“提需要”,我们“最先到”;企业“没想到”,我们“先想到”;企业“不需要”,我们“不打扰”,当企业在黄浦真切感受到“办事通畅、经营顺畅、心情舒畅”后,才会不愿离开。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