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让老百姓放心的把学生交到我们的手里?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成了干部们热议的话题。
事先大家学习了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优先发展教育》,从中对“优先发展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中心组成员们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综合学校大调研时家长、教师提出的意见,以及学校绿色指标和五年级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结合分管工作开展头脑风暴。
刘玉梅校长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关键是注重学校内涵发展”的观点。一要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实施好“青蓝工程”和“爬坡工程”,让教师成就学校的内涵发展,同时成就教师自身的发展;二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让教育质量诠释学校的内涵发展。三要落实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要以德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以传统文化育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着力打造校园文化,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让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砖一瓦皆可育人。
陈懿副校长对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谈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开展读书活动,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习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实施好“青蓝工程”,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组织资深教师为青年教师开设讲座。实施好“爬坡工程”发挥教师特长,开设“1+x”课程,促使中年教师专业上有进一步的提升,使我校教师的职称数趋于合理化。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将一批专业上有发展潜质的成熟期教师培养成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教学处各学科负责人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要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二要通过教学流程管理切实规范和提升教学质量;三要设置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为此,德育处的老师们立足以德育人的目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提高文化认同感。开展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落实德育课程,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在各学科发掘德育教育因素。
头脑风暴式的讨论,让大家对十九大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达成了“办好家门口的学校”的共识。我们必须把学校文化作为精神核心,把师生发展作为永恒主题,把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要素,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创办有底蕴、有品位、有特色、有活力、有理想、有温度的家门口的满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