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近日召开重大工程现场推进会,确定今年重大工程51个,建筑体量共约485.9万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相比,今年重大工程格外“照顾”徐汇南部地区。
注重民生项目 聚焦南部崛起
此前长期保持平稳发展的南部地区,2018年将被按下“快进键”。据了解,徐汇围绕“南部崛起”,正加快南部道路、南部教育、南部产业等配套建设。记者注意到,现场推进会所在的华发路2号正是建设中的徐汇中学南校区,足以见得徐汇对于南部崛起的重视程度。
今年3月1日,徐汇区区长方世忠实地走访徐汇南部重大工程建设后表示,“民生事业项目建设等不得、拖不起,必须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破解难题。”
除了加快推进徐汇中城学校、徐汇南部小学等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外,用地面积5.3万平方米的南部医疗中心也正在加紧建设中,包含地下2层空间和地上4层裙房、17层塔楼的医院主体大楼和一栋6层高的综合大楼,地上和地下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共设有1450张床位。负责徐汇南部医疗中心地下空间建设等工程的徐汇区土地储备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以bim(建筑信息模型)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实现精细化管理,公司在参与重大工程项目时结合相关软件和vr技术,实现了设计、施工、投资的3d展现和实时交互。
据了解,南部医疗中心建成后将整合徐汇区中心医院、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等医疗资源,有望缓解周边社区30万居民的看病难、住院难等问题。
实时关注工程动态 保障居民合法权益
目前正在建设的宛平剧院扩建工程、复旦医学院、口腔医院(牙防所)和即将开工的中山医院、越剧院等项目,均存在一个共同特点——紧邻周边小区,这也导致施工项目容易引发与周边居民的矛盾。
针对以上问题,枫林街道围绕重大工程规模大、投资多、周期长以及施工中难以避免的扬尘、噪音、灯光、震动等难题,对每一项工程都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前期排摸房屋性质、居民区高龄老人数量、出租户点位、家中是否存在中高考生等各类情况,做到“俯下身子,走进屋子”。与此同时,在需要集中进行电力、煤气、水管施工的小区,街道预先留出无障碍通道,协调施工单位控制早晚施工时间,尽可能减少对居民出生产生的影响。
除此之外,街道通过党建共建,与复旦医学院、宛平剧院、牙防所等共建结对,相关居委也与项目施工方进行支部结对。在每个项目中,相关工作人员与项目业主和施工方、代建方都建立专门的微信群,随时沟通联络,确保居民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优化营商环境加速重大项目落地
早在今年2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了《进一步深化本市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实施办法》(下称“办法”),根据《办法》,一般社会项目可在48个工作日内完成施工许可审批,其全新搭建的联审平台已于3月1日正式上线。
来自中国香港的恒基兆业地产在徐汇滨江有两个项目,均处于轨交11号线龙耀路站出口,与西岸传媒港和龙华国际相邻。这些项目也是首批通过联审平台提交申请的项目。
该企业曾一度对新上线的审批平台操作流程较为陌生,对平台稳定性、审批改革的推进细节都有疑问。针对这个情况,徐汇区重大办安排专人组建包含审查中心、程序编制人员、相关并联审批部门在内的协调微信群,实时跟踪项目审批进度。截至目前,两个地块项目已完成信息报送、项目设计方案上载和相关征询,方案审批有望于近期完成,进度令企业感到放心。
市、区两级重大工程同步推进
回顾去年,在市一级重大工程方面,徐汇区“成绩斐然”:徐汇滨江实现了8.4公里沿江景观大道和8.95公里“三道”的全线贯通,金海线顺利通车,15号线涉及徐汇8个站点的腾地工作全部完成,徐家汇体育公园更新项目全面启动,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区承载能力大幅增强。
区级层面,除了嘉会国际医院、凌云社区中心等民生项目建成外,以梦中心为代表的西岸传媒港文化产业项目同步推进。人工智能大厦结构封顶,也为西岸“一港一谷一城”产业格局建设夯下坚实基础。环境保护方面,8条黑臭河道水质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徐汇区重大办主任罗鹏翀介绍,今年涉及市重大工程项目共15个,包括徐家汇体育公园、徐家汇中心、上海传统戏剧院团等2017年转接项目,以及龙华机场消防站、长桥水厂提标等新增项目。
其中,徐家汇体育公园将以“上海国际赛事之都”为目标进行建造,通过场馆功能升级和户外环境改造,建设成为“体育氛围浓厚、赛事举办一流、绿化空间宜人”的市级公共体育活动集聚区。主要承担承办国内外顶级体育赛事、满足市民健身休闲要求、开展青少年业余训练和引领体育产业发展四项功能。据了解,目前徐家汇体育公园已动工建设,2019年10月将会初步建成。
此外,上海传统戏剧院团设施改建已全部开工。徐汇区区域内有宛平剧院、上海沪剧院、越剧院等上海传统戏剧院团,对这些传统剧院团的设施提升,是徐汇区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内图片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