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三月,碧空如洗。27日下午,在建设小学进行了区一、二年级英语学科教研活动,全区130余位英语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主题,建设小学的罗蒨老师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基础和跨年级教学目标的定位两方面,介绍如何对1b和2b的module2unit2的教学内容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路径实践和研究。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逐条梳理课标所对应的阶段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要求;根据黄页显示的学习内容,逐条查找学科基本要求中所对应的学习水平、学习要求,进而细致分析教材和学情,个性化地制定单元目标和分课时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开展凸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牛津教材具有building blocks(模块建筑体系)的特点,学习主题循环往复,学习要求逐层递增,建设小学王颖婷和张梦碟两位青年教师分别就1b和2b的module2unit2的第一课时进行教学展示,在buy food的话题下,王老师带领学生进入迪士尼的语境中,学习并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达成能够询问、应答彼此喜欢的零食的语用任务;张老师则以food we like为话题,以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们互相询问喜爱的食物过程串起新授单词的学习,并在理解和模仿对话中学习句法。从单课教学目标的定位和实践上,再次清晰地体现了跨年级学习要求的递进性和螺旋上升性。
课后,区教研员黄芳老师对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堂表现给予高度的认可,并做了细致点评。一年级侧重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培养,二年级学生更侧重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兴趣的持续。黄芳老师从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这五大语言知识体系下的细分项,与在座的听课老师逐一交流讨论了一、二年级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教学中要具有步步为营、化零为整的观念,为老师们后续的教学开拓了思路。
课标是备课的标杆,教材是备课的基石,评价指南和教学基本要求是备课的指引,这些也成为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基础,建设小学的英语老师将不断实践并努力探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