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民政在为民服务中不算提升社会满意度
2018-3-27 16:05:31发布77次查看
据青浦区消息: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建设,全面实施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
青浦区以统一的需求评估为基础,以长期护理保险为牵引,深入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供给持续加强。机构养老新增1420张公办养老床位,社区养老新建6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3家助餐服务点,新建、改造7家标准化老年活动室,新增4家社区为老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完成30个睦邻互助点。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全面铺开。启用全区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信息平台,11个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共受理养老服务需求申请1700多份,完成第三方评估1230份,确保了基本养老公共服务资源的公平有效利用。
开展试点,打造“上善家园”品牌
为深入贯彻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要求,深化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好地发挥居民群众主体作用。今年,青浦区民政局在夏阳街道、盈浦街道、香花桥街道、徐泾镇、赵巷镇等5个街镇各选取3-4家居委会进行试点,期望通过试点切实指导全区居民自治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操作的自治模式,打造“上善家园”自治品牌。目前,各相关街镇正在积极推进。试点的各居委会深化社区自治,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施策为原则,结合各居委会自身特点、特色打造个性化自治品牌,进一步强化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作用,切实满足不同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需求,培养居民自治意识与自治能力,全面提升新形势下居民自治工作水平。
推进无障碍设施进老年人家庭项目
青浦区自启动无障碍设施进老年人家庭项目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约210万元,1191户老年家庭受益,项目切实有效地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起居环境,收到普遍欢迎。2017年青浦区继续开展无障碍进老年人家庭工作,同时在原来只为老年人家庭安装扶手和坡道的基础上,筛选部分困难老年人家庭对卫生间及厨房间等设施进行改造,通过前期的调查摸底,以高龄、纯老家庭、独居老人以及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家庭作为实施对象,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青浦区内最困难、最应该、最需要的老年人家庭得到环境的改善,最终确定为144户老年人家庭安装无障碍设施,其中98户扶手、36户坡道、10户家庭环境改造,约需资金65万元。计划通过改造进一步增强老年人室内居住环境的安全性、无障碍性和整洁性,减少老年人发生跌倒等意外事故产生,体现出政府对老年群体的关心和关爱。
加强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工作
完成青浦区、街镇两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全覆盖,完善相关日常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办法,制定培训计划,注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人才建设工作,出台《关于建立与街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结对联系工作制度的通知》,密切区服务中心与街镇服务中心之间的关系。通过推进区、街镇两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逐步建立“管理全覆盖、服务全方位”的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网络,切实发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牵线搭桥、枢纽管理、孵化培育、合作交流”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制定完善培育扶持政策。研究设计《青浦区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扶持资金暂行管理办法》,从政府资助、项目支持、评价激励三个方面投入财政扶持资金,通过具有吸引力、对等性的补贴和激励政策,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监管机制,营造一个符合我区实际,鼓励、支持、规范的社会组织发展环境,以社会化的运作方式,培育扶持一批门类齐全、覆盖广泛、运作规范、信誉度好、服务力强、作用明显的在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发挥重要功能的社会组织,从而切实有效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举办“心手相牵钟爱一生”结婚登记全日体验型主题仪式
2017年10月15日,青浦民政局举办“心手相牵,钟爱一生”全日体验型传统中式主题颁证仪式。此次活动是第十四届上海青浦淀山湖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情定淀山湖”已经成为每年青浦的特色活动,在青浦新人中具有很高的口碑和影响力。婚登除了保留“水乡特色”之外,更首推充满传统仪式感的中式主题颁证,让缔结良缘这个过程更为震撼和铭记于心,以此希望这些90后的新人们感受婚姻自古以来的神圣和责任。活动完美还原“三请三让”“奠雁礼”“沃盥礼”“解缨结发”“同牢礼”“合卺酒”“三拜大礼”等传统中国结婚仪式步骤,新人们在亲友的见证下,庄重宣读结婚誓词,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张晓舜、青浦区副区长金俊峰为新人颁发结婚证书。
建立“青浦区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社会救助工作机制
根据民政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民发[2014]135号),市政府印发《关于本市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4]60号)的文件精神,2017年筹备、建立“青浦区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以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卫生计生、教育、建设管理、住房保障房屋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各负其责、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强化“联席会议”的职能,加强部门之间积极密切协作配合,共同促进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力量之间救助资源的统筹使用、信息共享,以及救助资源与救助需求之间的合理配置,切实落实好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做好社会救助各项制度协调发展和有关政策的有效衔接,统筹推进本区社会救助事业发展。
规范村居功能、畅通为民服务
青浦区围绕规范工作制度、保障设施建设、强化队伍建设、探索自治方式四方面内容,切实规范村居功能,畅通为民服务,发挥村居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村居委会基础作用,推动形成“有困难、找村居”工作机制,全面提高服务村居民的精细化水平,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实现“管理出实效、基层有活力、群众得实惠”目标。一是规范村居委会办公用房、标识标牌、设施配置等标准,按照“精简、便民、实用”的原则,重点推进村委会村级综治中心、社区事务村级服务中心以及居委会综治中心建设。二是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办事,提高管理效能。在赵巷镇探索“巷务360”工作机制,提供“当场办理、转告受理、代行受理、告知路径、耐心解释”等全方位服务,努力实现信息多跑路。三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调动社区工作者积极性,确保考核过程、结果公开透明,增强基层群众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四是探索自治方式。指导村居委会要结合区域内人群结构、管理难点、多元需求,因地制宜探索自治工作方法。
举办2017“中华慈善日”青浦福彩成立30周年暨青浦区第二届公益伙伴日启动主题活动
社会进步离不开热心公益、关爱弱势群体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支持,为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美德,倡导社会互助精神,9月5日,青浦区第二届“中华慈善日”青浦福彩成立30周年暨青浦区第二届公益伙伴日启动主题活动在夏阳街道文体中心举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吴明,原青浦区政协主席张布尔,青浦区副区长金俊峰,上海市社团局副局长祁克萍出席活动。慈善工作者,各社会组织代表,区联合募捐代表,义工分队,驻区部队,学生代表等共近300人参与此次活动。区老体协会、九九公益组织、重固镇残联、松泽学校、盈星艺术团和实验中学为此次活动带来了精彩的演出。此次“中华慈善日”主题活动对区内从事慈善、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企业、优秀社会组织进行了表彰,同时举行公益四进授旗仪式,希望引导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鼓励更多的社会人士在公益事业中发挥作用,营造全民公益的良好氛围。
双拥工作坚持定期座谈和慰问制度
青浦区委、区政府在春节、“八一”等节日秉承传统举办“青浦区军政迎春座谈会”、“军民迎春团拜会”、区四套班子领导“八一”走访慰问等活动,青浦区主要领导亲自到会通报介绍青浦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今后发展远景规划,聆听部队官兵所提意见并现场办公解决部队实际困难。各镇、街道双拥领导小组发挥“故乡指导员”的作用,组织“亲人慰问团”赴我区义务兵服役部队看望慰问安抚,与部队联手对本区籍义务兵开展思想教育,鼓励战士们在有限的兵役期内为国防事业作贡献。全年用于慰问部队的经费共计达380余万元,对口援助武警青浦区大队经费280.2万元,为驻区部队24名家庭生活困难的官兵发放补助费4.8万元,解决临时生活困难问题,组织近200名驻区部队即将退伍战士参观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世博馆、黄浦江外滩,感受城市建设新貌。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