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嘉定美达菱创意园打造有喜怒哀乐的人偶

2018-3-27 13:32:11发布93次查看

“套着‘人皮’的金属头颅”“无头的身躯”……在位于安亭镇的美达菱文化创意园区,仿真的人体器官被摆放在生产区,还有一具具正在生产的“身体”,乍看之下,这里真是一个活脱脱的美国电视剧《西部世界》的翻版。在这占地40亩的园区里,每年生产800具硅胶人像及相关产品,为全国80%的博物馆提供人偶及场景制作展示服务,年产值超过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由旧电梯厂改造升级的文化产业园区内,还有一座小而精致的蜡像馆,虽然少有人问津,但却是一个集工业展示和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文化空间。这个展览馆由两个部分组成,面积约500平方米,共展出近100具蜡像人物,涉及到电影、民俗、动漫、名人等方方面面。从电影《终结者》中的施瓦辛格,到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再到上海传统民俗的展示,不同的场景会带人走进一个个静止的奇妙空间。
  置身于蜡像馆内,就仿佛穿越了一般。每组蜡像都栩栩如生,特别是用手触碰的瞬间,皮肤的质感与真人基本无异。“相比传统的蜡像,加入硅胶材质的蜡像属于‘升级版’,其皮肤的质感更真实。”该馆相关负责人说。
  仔细观察每个蜡像,头发、胡须、眉毛,甚至较粗密的汗毛、皮肤上的皱纹、身体上的斑痕以及晶莹透亮的眼珠,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譬如有一个清朝私塾先生的蜡像,乍一看,除了服装外与传统蜡像大同小异,但只要细心观察,便可发现这位私塾先生皮肤的细腻程度做得惟妙惟肖,就连剃光的前额,也可以看到短短的发根。
  在展馆的另一侧,则是园区企业“麦艺文化”的制作展示区。市民可以看到胶质蜡像的灌模、植发和化妆的全过程。“一般制作一具胶质蜡像要花上1个多月时间,从资料采集到蜡像完成,要经过80多道工艺。我们展示的仅是其中最直观的三个工序。”蜡像馆工作人员说。
  在经过硅胶浇注后,就要给人物上妆了。“仅手指的上妆就尤其复杂,指甲上的‘小太阳’,指关节的褶皱和色差,还有那暴起的青筋,都要通过油画颜料来完成。”正在上妆的工艺师一边调色一边解释道,“光手部的精修就要几天时间,头部的精修则更耗时。”在化妆的过程中,还要把胡须、头发、眉毛、睫毛,用工具一根一根植入“皮肤”,而这些所用的都是真的毛发。
  很快,人物蜡像的3.0版本就要到来。在美达菱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捷飞看来,智能化将成为市场的新宠。为此,“美达菱文化”携手“麦艺文化”正在研发一款新型智能人偶。“目前,我们使用3d打印技术,用树脂搭建成人物的骨架,像人的骨骼一样,起支撑作用。与哈工大合作开展智能系统的研发,软件系统已经录入了7000个汉字,21个马达可以控制面部的活动部件。”王捷飞说,“我们最终想做一个有喜怒哀乐,能智能对话的人偶,预计明年就能进入调试阶段。”此外,王捷飞正在酝酿一个全新的蜡像展示馆,将通过制作展示与春申君有关的文化场景,展示黄渡本土文化。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