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族宗教委赴松江大学城召开高校统战部负责人座谈会
2018-3-27 9:30:00发布86次查看
3月22日上午,市民族宗教委蹲点松江调研组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房剑森的带领下走进松江大学城,与各高校统战部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了解高校民族宗教工作开展情况,听取意见建议。
华东政法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外经贸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高校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他们分别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交流,并对进一步做好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房剑森首先代表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委感谢各高校长期以来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方面做出的努力,对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的肯定,各级民族宗教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协作,共同为做好高校民族宗教工作贡献力量。他指出,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这“五个认同,是民族团结教育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高校开展民族宗教工作就是要结合“五个认同”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引导各族学子从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增强在祖国大家庭团结奋斗的光荣感、自豪感、责任感。
建机制、搭平台,助青春之花在松江校园中盛开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高校在做好高校民族宗教工作中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建立工作机制、搭建工作平台,本着平等、互助的原则,探索多民族学生的共融共通的教育生活模式,让56个民族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房剑森指出,要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习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对统战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都提出了要求,要求我们全党全社会共同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一是要做好统战工作,二是要用好统战方法,三是要树立统战思维,高校在履行好教学、科研等基本职能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为学生、教师提供服务,做好大团结大联合的工作。
抓教育、强根本,助民族之花在中华文化中扎根
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高校注重“四个认同”教育,着力在增进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了“56工作室”等特色工作品牌,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房剑森强调,要认真落实民族宗教工作进高校的工作。更加注重课堂内外两个渠道。一是抓好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方式。民族团结教育涉及多个层面,内涵丰富,要深入挖掘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提升民族团结意识,提高政治觉悟。二是抓好第二课堂。抓好第二课堂教育,对于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挖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因素,坚持正确价值取向,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重合作、促双赢,助团结之花在地校合作中绽放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外经贸大学等高校与松江大学城所在街道——广富林街道建立合作共建关系,探索地校合作新模式。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还与广富林街道党总支确定了“建地校智慧课堂、展广富林魅力”党建共建项目,发挥各自支部优势,拓展合作领域,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有效服务最大化。
房剑森对这种合作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要积极推进地校合作共同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地方有舞台,高校有人才,要进一步加强地方和高校的联系,促进双方互利互赢,同时着力做好各校之间的沟通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
市民族宗教委副主任王君力、杜宇平、王凡,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闵辉参加了座谈。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