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顾武)在3月17日至18日举行的第33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中,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输送的静安南部地区学校参赛师生表现出色,总计获奖211项,获奖总数相比去年增幅达42%,其中获一等奖27项、二等奖56项、三等奖124项,以及实践活动奖3项、优秀组织奖1项。相比去年,一等奖、三等奖增幅分别达到12.5%和82.4%。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帮助区域青少年学生参赛,去年市创新大赛刚结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就启动了新一轮大赛组织工作。静安少年科学院从各中小学中选拔了一批小研究员,组建了一支科技特长生队伍,从进行创新思维启蒙训练开始,在工程、社科、生化等各个研究室学习科技知识,并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焕发出多样的科技创意。去年10月,该活动中心还组织开展了区创新月课题咨询活动,评选出了87个项目参与到后期静安少分院科技创新课题的孵化,定期接受相关学科专家的指导。今年年初,活动中心和区第一中心小学还共同承办了区青少年创新大赛。同时,在寒假期间,活动中心还依托“创意梦工厂”和“少年科学院”两大科技创新平台,对参加市创新大赛的师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指导;活动中心创新大赛工作小组还远程指导各校参赛师生及时完成市赛申报,并集中递交主办方纸质申报归档材料。终评展示之前,区少科院科技教师更是加班加点,特邀相关领域专家向区参赛选手传授应对终评答辩方法。
由于准备充分,静安师生在今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赛过程中从容自如,获得超过以往的好成绩。综观比赛成绩,静安南部学校中成绩比去年显著上升的为市西中学和七一中学,获奖总数较去年的增幅分别达到367%和56%,其中,市西中学学生彭津的《黄脸油葫芦的生活史观察与环境影响因子探究》项目、七一中学学生徐晨琪的科幻画作品《记忆管理器》获得了今年暑假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