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工作手记丨办法想在"刀刃上" 问题答在"心坎上"
2018-3-26 17:15:32发布60次查看
近期,我和同事们跑了不少的村居、社会组织,访谈了村居负责人、居民(村民)和社会组织负责人,收集各类问题建议25个。对属于本单位职能范围内的问题向有关科室派单,需要区级有关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反映,目前,已解决的有12个,正在研究对策的有10个,需要其他部门协助解决的有3个。这段时间的调研,我切身感受到弱势群体对提升救助效能的要求、居民对多样化民政服务的需求。我认为调研一定要心中装着群众,脚踩泥土扑下身子,办法想在“刀刃上”,问题答在“心坎上”。
办法总比困难多,办法想在“刀刃上”。去年冬天,寒潮及低温雨雪天气时有发生,我们在开展调研时,居民群众希望我们加大救助力度,保障街头流浪人员温暖过冬。我们根据往年的工作经验,同时更加注重救助的“广度”和“精度”。“广度”指依托各街镇及城管、网格化等力量扩展巡查范围,对各商圈、公园、桥梁涵洞、废弃房屋等易有流浪乞讨人员、夜间露宿者的地点进行巡查。“精度”指提高救助工作的精细化水平,如按照“六必须、六不得”规范要求,做好受助人员受理接待,对站内场所的防寒保暖设备设施及时维护,储存好棉衣棉被及食物,落实24小时服务响应机制,为受助人员提供餐饮、洗浴、住宿等服务,对体弱多病者给予生活帮助和照料。我在组织一次应对寒潮天气的夜间救助巡查行动时,发现华新镇农业银行门口有一名50多岁的外省市中年男性躺在纸板铺位上,一再表示不需要救助,我上前耐心劝导:“天气寒冷,您身体扛不住的,到救助站有吃、有住、温暖又安全。”但该名男子始终不愿进站受助,我们为其送上了水、食物、棉被等御寒物资,并告知如果需要救助,马上向公安或者救助站求助。
关注“沉默的少数”,问题答在“心坎上”。我们在村居开展调研时,常有村民反映部分参加农保的女性55周岁已经失业,但要年满60周岁才能享受养老金。村干部建议对这些“失业”农村妇女进行养老服务技能培训,利用农村空置厂房或者学校开设农村养老照料中心,让这些“小老人”照顾“老老人”,这样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可以解决养老问题。针对村民反映的问题,我们立即派单有关科室抓紧研究,并从养老设施管理、“老伙伴”项目、政策研究制定三方面进行了答复和回应,把情况讲清楚、原因说明白、工作做到位。我们还建议区级有关部门联合调查研究,注重从完善政策设计、统计农村“失业妇女”数量、研究新增就业岗位等方向抓紧研究、制定政策。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调研的初衷是如何进一步做好、做实、做细我们的本职工作,归宿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李强书记说,坐在办公室里看都是问题,真正到基层去就都是方法。我始终认为,民政部门作为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密切的政府机构,更应该经常深入人民群众中,以脚踩泥土、身入心至的朴实,以牵挂群众愁苦的胸怀,一心扑在为民服务的岗位上,真正践行孺子牛精神。
(作者系青浦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施剑文)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