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AI发展步入快车道 人才缺口达500万

2018-3-26 0:00:00发布75次查看

图说:ai大学副校长胡国平带来《学习ai,走近未来》的分享 主办方供图
从大数据到云计算,再到人工智能(ai),世界在计算中衍生出无数可能。当ai在不知疲倦地学习人类,我们又对ai的深刻影响有着怎样的认知和重视?中国想要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的中心,有需要做出哪些改进?日前,科大讯飞ai大学未来课栈来到上海,数位人工智能大咖畅谈他们眼中的ai世界。
ai正不断改变生活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产品不断进入行业和生活的今天,人工智能已经不仅仅是技术的新突破,更是生活方式和理念的再升级。最明显的,似乎只是短短几年时间,商场里的导购员开始变成能听会说的机器人。在人工智能商业化专家吴霁虹看来,ai赋予了我们诸多便利,也给予了我们无数的机会。这些便利和机会,都是由ai的开放平台赋予我们的,ai开放平台是一个能量库,让大众拥有“超级能力”。吴霁虹同时表示,每个人每天产生大量数据,如果这些数据可以买卖,那么它就变成一种资产,但是目前这种资产的归属权并没有明确。“如果经济困难人群愿意出售他们的数据,可能会给他们多一份生存保障。”
nlp(自然语言处理)一直是ai领域很火的子领域,同时也是是ai领域最难攻克的技术之一。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奇教授介绍,nlp分为2种,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是将自然语言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更易于处理的形式,自然语言生成技术是将计算机数据转化为自然语言。“如今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nlp技术上的难点也在逐一被攻破,虽然在机器翻译和阅读理解方面目前无法做到很完美,但未来所能达到的水平,一定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在创新工场ai研究院副院长王咏刚眼中,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商业化的第四阶段。“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有三次。前两次,人工智能是提出问题,第三次人工智能主要是解决问题。” 今天的人工智能虽然还不能做审美、自我意识等主观性比较强的工作,但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已经走到了比较成熟的第四阶段——ai正在被嵌入每一件硬件产品和每一个应用场景。“未来的5年到10年,ai创投将主要涉及多媒体+ai、多轮对话和机器翻译、以及很多人期盼已久的全天候、全路况自动驾驶等领域。”王咏刚说。
中国ai人才缺口大
随着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步入“快车道”。相关领域的人才队伍能否跟上,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据大街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精准ai人才50万,供求比例为1:10。人才短缺,已成为整个人工智能行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图说:大街网与ai大学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培养ai人才 主办方供图
据介绍,大街网站内,除23万精准ai领域技术岗位人才外,拥有泛ai类互联网技术人才1250万。他们中90%的求职者认可ai领域的发展前景,并有意愿加入其中。提升泛ai人才业务能力,挖掘其潜能,将成为解决ai人才缺口的最大可能。在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胡国平看来,人工智能人才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顶尖的科学家,他们需要去研究新的算法、理论。其次,我们需要更多、更广泛的ai技术研究工程师,进行ai技术的持续打磨、迭代优化等相关工作。另外,我们还需要大量泛ai人才,基于相关的ai技术去实现创新的产品和创新的服务,同时对传统行业升级改造。”
去年10月,科大讯飞与中国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一起创立ai大学,旨在为ai开发者和兴趣者提供面对面的交流平台,满足各地开发者和兴趣者的学习和交流需求,目前学员已突破四万人。胡国平同时宣布,2018年“顶天立地”iflytek ai大赛也已经启动,以“技术顶天、应用落地”为口号,致力于为更多的ai开发者提供“创造”的机会和可能。(记者 郜阳)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