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早晨,光明中学举行了“承传统,扬国粹”语文周的开幕式。
语文,在许多人的眼中也许只是一门学科。其实不然,生活离不开语文,随处可见都是语文的痕迹。放眼望去,处处都能看见语文,能听见语文,能感受语文。她宛若清风,丝丝入扣,一点点地渗入我们的生活。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与文字的情感,体现人文见长的学校特色,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非遗进校园”的主题活动,以“承传统,扬国粹”为主题,在全校学生中举办一系列语文活动。学校把课内语文教学和课外语文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创建班级文化,倡导和谐愉悦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发展,以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今年的语文周,与往年一下,比赛项目同样精彩纷呈。非遗文化脱口秀、读书征文活动、非遗文化作品的创作,还有语文名师的主题讲座,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从中感受到非遗和中国文化的魅力。校团委学生会活动部的同学为我们带来诗朗诵——《非遗随想》。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诵,将大家的思绪带回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今年的语文周就将着重突出这一主题。在开幕式的最后,来自高一(1)班的两位同学为我们带来笛子合奏——《白石溪》。伴随着悠悠的笛声,我们仿佛遨游在语文的海洋。语文是皓月当空、月树朦胧的氤氲;语文是碧空如洗、蔚蓝浩渺的星空;是海平面上喷薄欲出的太阳;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豪迈与无奈;是洞庭木落,泽畔行吟,秋波渺渺的深情;是忍辱负重,愤笔疾书,惊天地泣鬼神的纂笔;是梦游天姥的隗丽与神奇;是红楼如诗如梦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凛冉正义;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磅礴大气。语文,如沁人心脾的甘泉,如熏人欲醉的山风。
让同学们畅饮甘泉,感受山风,忘我地投身于语文的学习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