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申城先锋】安全使命呼唤“工匠精神” 18载春秋专治地铁“中枢神经”

2018-3-26 8:47:56发布74次查看

图片说明:18载春秋,陆鑫源兢兢业业地管理着上海地铁全路网行车核心的信号系统。
东方网记者王佳妮3月26日报道:2018年3月23日,上海地铁客流达到1235.5万人次,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至此,上海地铁今年已三度刷新客流纪录。一边是不断刷新的客流纪录,而另一边则是不断上升的安全压力。
“只要想到每天都肩负着一千多万市民的人身安全,就没有理由让自己停下进步的脚步。”这是上海地铁维保公司通号分公司设备管理部副经理陆鑫源的心声。18载春秋,陆鑫源兢兢业业地管理着上海地铁全路网行车核心的信号系统,因此他又被亲切地称为上海地铁的“神经科医生”。
争分夺秒攻克“网络风暴”
上海地铁信号系统被誉为轨道上飞驰的计算机,如同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着穿梭城市间的每一趟列车。信号系统一旦出现问题,会产生何种影响?陆鑫源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回忆起了2010年的一场“网络风暴”。
“2010年3月16日,我和往常一样在外开会,5分钟时间内接了3个抢修号码。接到第3个来电时,电话那头的声音几乎是颤抖着的。”陆鑫源说,当时了解到的情况是地铁2号线广兰路至徐泾东途中的20多个车站无法完成列车折返作业,途中40多列列车开启安全保护机制,被迫停在半道上。“最可怕的情况是主机全面爆发计算机病毒,那么需要全线停运来排查原因。可一旦这么做,每小时就有4万市民无法乘坐地铁,上海东西走向的大动脉就此堵塞,影响巨大。”
在倒春寒的季节,陆鑫源硬生生被急出了满头大汗。以最快速到达地铁控制中心后,他开始从服务器、交换机逐步排查,最终确定是由于延伸线开通、大量设备接入导致服役10年的网络不堪重负。“每个主机都在请求响应,而网络带宽不够,没有得到响应的主机只能再次重发请求,最终数据像滚雪球一样,形成了网络风暴。”
千钧一发之际更需“老法师”的当机立断。对此,陆鑫源请技术人员即刻关闭备用主机,整个故障1小时内处理完毕。还没来得及舒口气,一个更大的担忧袭上他心头:如果不彻底改造网络,这股网络风暴还会像幽灵一样随时出现,后果不堪设想。陆鑫源粗略估计,整个工程改造项目从设计到实施再到安全认证,最快需要1年时间。然而,世博会召开在即,解决问题迫在眉睫。
于是,陆鑫源开始连夜翻阅资料查找文献,编写网络风暴对策方案。但让他感到为难的是,方案中的操作较为繁琐,如何让调度、车站值班员、设备技术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掌握此套方法?为此,陆鑫源在3天内亲自制作完成了一张思维导图,以此代替原先30多页的指导手册。
在上海世博会的184天里,上海地铁信号系统也发生过几次故障,而几乎每次都是用这张思维导图及时解决问题并进行有效干预,保障了市民顺利出行。
图片说明:陆鑫源被亲切地称为上海地铁的“神经科医生”。
巧花心思偷学“洋师傅”
作为一位经历了18载春秋的上海地铁“老法师”,陆鑫源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地铁信号这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变迁。
“我刚参加工作时,上海地铁信号系统几乎全是欧美进口的。也许是因为爱钻研的个性,有幸参与列车编组改造项目中,配合外国专家修改核心软件。”陆鑫源坦言,当时心情很激动,心想着一定要把握这难得的学习机会。然而,在接触过程中,他却渐渐发现“洋师傅”的手艺不好学。
“外方专家在机房里调试机器时,总是将显示器文字调到非常小,还总是找借口把我支开。我拿着一些不明白的代码去请教他时,他也多有搪塞。既然这样,那我只能偷学了。”之后每晚的调试过程中,陆鑫源都会准备一本本子,把这位“洋师傅”所做的操作与设备的反应一一记录下来,从而反推出一些代码的含义。“通过这些偷师学艺的小技巧,我在1个月内基本理清了代码的含义,也明白了调试原理。之后再遇到调试问题时,我会提前与外方专家做好人员分工,调试中若发生意外故障,我还会提供相对应的预案进行解决。”
久而久之,这位“洋师傅”被陆鑫源的专业态度感动了,沟通调试过程中反而渐渐产生了合拍搭档的感觉。由于配合顺利,项目后期的进度缩短了一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陆鑫源清楚地记得,临走前,这位“洋师傅”还拿出了一些技术手册作为礼物赠予他,“这些’武林秘籍’对我而言十分珍贵,在后续工作中,我们维保团队对设备的性能也越来越熟悉,各个都成了专家,甚至不仅能解决技术问题,还能自己设计方案做出创新成果。”陆鑫源举例称,上海地铁2号线设备老化停站位置不准的现象由来已久,列车较容易“开过头”。对此,陆鑫源和他的团队在原有设备上叠加了诊断装置,收效显著,“这一成果还获得了上海市的科技进步奖”。说到这,质朴的陆鑫源脸上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
在采访中,陆鑫源告诉东方网记者,自己最喜欢的电影台词是《蜘蛛侠》里的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过,在陆鑫源心目中,上海地铁维保人员则是责任越大,能力越大。
“在上海地铁工作了这么多年,我认为这是属于上海地铁最为美好的时代:上海地铁用2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地铁百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总运营里程已是世界第一,未来还将达到800多公里的超大规模网络化运营,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但同时,对于维保工作人员而言,这也是最具挑战的时代,由于没有复线,夜间停运以后才能进行设备检修和保养,延时运营和列车增能使每天晚上留给设备检修的时间非常有限,如何保质保量又高效地完成自身工作,这值得每一位维保人深思。”陆鑫源的这段话令东方网记者印象深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上海工匠,陆鑫源深知自己的职责不仅停留在自身专业技术研究领域,同时,他也始终牢记着党员使命,尽心尽责,带领身边同事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践行着上海地铁维保公司“精检细修、安全可靠,为通向都市新生活保驾护航”的共同使命。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