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多措并举移风易俗、除陋习要
2018-3-22 13:58:52发布65次查看
据崇明区消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振兴、美丽、文明从何体现?体现在移风易俗上。最近,崇明向全区干部群众发出婚丧喜庆移风易俗倡议,并启动专项行动,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移风易俗、遏制陋习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绿色生态、勤俭节约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价值遵循,助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
婚丧嫁娶、节庆祭祀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日常生活该怎么过,各地有各地的风俗。这些风俗有些已经传承千百年,根深蒂固不易变革。然而,近来不少地方歪风陋习愈演愈烈,让人苦不堪言。就崇明而言,多年来,乡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送礼攀比现象较为普遍,群众对此反响强烈。可以说,这些陋习犹如“脓疮”,必须移除,唯有此,才能顺应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紧紧围绕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大局,按照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总体部署,以推进婚丧喜庆移风易俗专项行动为契机,多措并举,久久为功。
移风易俗首先要以人为本,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要加强村居自治与民主管理,发挥乡规民约的良好效应。比如,针对婚丧喜事大操大办造成人情负担沉重的问题,可以由村党支部、村委会结合本地实际,推荐选拔老党员、老干部和教师等成立红白理事会,做到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帮助文明节俭办事,从而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同时,把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主要内容,引导村居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
移风易俗需要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引领。党员干部是旗帜,是标杆,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带动人们去效仿。推动移风易俗,就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制度和纪律约束机制,广大党员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要自觉摒弃大操大办、讲排场、摆阔气的陋习,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引领者和实践者。要实行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做到该表扬的表扬、该处罚的处罚、该追责的追责,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用清正的党风政风涵养淳朴的世风民风,当好移风易俗的“风向标”“火车头”。
推动移风易俗要持之以恒抓落实。近两年来,通过教育引导,崇明地区的乡风习俗大为改观。如崇明民政部门已连续多年举办“绿色婚典”倡导文明新风,向化镇利用“田间小喇叭”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新村乡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把移风易俗与生态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社会治理等有机结合。如今,红白喜事从简了,过年过节少了攀比,乡风文明更浓郁了。然而,移风易俗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实现乡风民风的根本性转变,必须加强长效机制设计,做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反复巩固中将移风易俗进行到底。
移风易俗意义重大。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同心、积极行动、坚持不懈,崇明的社会风气一定会更加文明、清朗。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