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虹口打通社区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8-3-22 10:36:43发布59次查看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理这么多业务,真的很方便。”王女士居住在四川北路街道,但户籍却落在外区,由于腿脚不便,她的残疾人交通补贴一直未去户籍所在地办理。如今,王女士通过实行不久的“全市通办”,在家门口就成功办理了该项业务。
  “收受分离”实现跨区业务办理
  据悉,“全市通办”共有161项事务,其中有26项为“收受分离”。所谓“收受分离”,是指居民不再受户籍地或者居住地限制,在全市任意一家社区事务受理中心都可以申请办理的个人业务。
  打破了过去的地域限制,很多户籍在虹口但住在外区的市民也都通过“收受分离”得了实惠。家住宝山区吴淞街道,户口在川街道的张先生想要领一笔退休人员独生子女一次性奖励费,原本张先生需要从宝山到虹口才能办理,但“收受分离”让张先生在家门口就拿到了这笔奖励费。由于该项属于计生业务,需要当事人在送达回执单上签名,所以整个业务办理过程用了三个工作日,但对于并不急于办理业务的市民来说,不用自己来回奔波,还是比原先便捷轻松了许多。
  记者从川北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了解到,对于一些需要赶时间的居民,工作人员会与之耐心沟通,并告诉居民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成功办理。比如在北外滩街道挂牌后,原属川北街道的两个居民区划入了北外滩街道,但居民还是会按照老习惯来到川北街道办理业务。这时,川北街道的工作人员就会向急需办理业务的居民解释,虽然目前实行“全市通办”,但“收受分离”的业务办理需要几天时间。如果要赶时间,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直接去北外滩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会效率更高,当天就可以办理成功。
  优化流程让居民办事更轻松
  为了尽可能减少居民的排队等候时间,各中心都用上了独一无二的“金点子”。记者从曲阳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了解到,“全市通办”正式启动后,中心对窗口业务重新作了规划,将其中一个窗口单独作为既可收件也可以受理业务的专窗,专窗的工作人员均为中心星级员工。
  川北街道则开通了“公众号预约”服务,居民只需动动手进入受理中心预约界面,就可以减少现场排队的时间。中心在接到居民的网上预约申请后,会提前致电居民,这样居民就可以提前知晓办事材料是否齐全等信息,从而提升办事效率。
  “全市通办”是这样炼成的
  从不同条线不同窗口的业务办理模式到一口受理,再到如今的“全市通办”,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在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全科医生”。但这一过程并不轻松。
  川北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负责人沈雁光告诉记者,中心从1月初就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培训状态。尤其在计生、残联、民政等领域的“收受分离”业务上,中心更是加大了培训力度。条线广、内容多,还必须尽快掌握新设备的操作,这无疑对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挑战。虽然有三次全市范围的“收受分离”演练,但大家仍然觉得不够,因此常常利用双休日和午休时间额外加练,再由业务骨干针对训练中的问题,以“一对一”的形式,轮流为窗口业务员“开小灶”答疑解惑。
  据悉,“全市通办”实施后,各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正式开始全年无休式服务,居民可于周一至周五8:30至16:30前去办理业务,双休日和国定节假日为8:30至11:30。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