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违建”创建进行时】坚定立场守底线 拆违难题一朝除
2018-3-23 8:19:00发布64次查看
“车棚就应该是停车的!私拉电线、乱搭乱盖,清退得好,早就该这么做了!”伴随着最后一户人家搬离灵石路1620弄36号的车棚,新灵小区的居民们无不由衷地发出了这一声赞叹。直到此刻,已经连续奋战在拆违一线一个多月的新灵居委会主任鲁庆慧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从“不可能的任务”到“保证全部完成”
位于新灵小区灵石路1620弄36号的非机动车车棚,是一栋独立的两层建筑,从与小区住宅外立面一致的色调可以看出,该车棚是作为小区配套设施在小区建成之初一并建立的。“一楼主要用于居民停放非机动车,二楼从97年小区建成起,就一直用于出租,这一住就是20年。”鲁庆慧介绍说,该处车棚不能用于居住用途,只是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很难进行彻底整治。
2017年11月,甘泉路街道首批无违建居村创建工作在新灵等四个居民区展开,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创建形势,短期内要求车棚二楼所有住户全部搬离,成为横在居委会面前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此,新灵居委会抽调精兵强将,成立由居委、物业、业委会、志愿者等组成的无违建居村创建小组,多次召开三位一体联席会议,统一思想,明确工作任务。工作小组成员登门向租住在车库二楼的租户发放告知书,摸底调查收集资料,形成“一户一档”。
“拆违的立场必须坚定,这是底线!”租户王某几次三番来居委会向小组求情,询问是否可以不搬,作为负责人的鲁庆慧态度坚决,向王某宣传了拆违政策,明确拆除违建势在必行。王某不死心,又去向物业及业委会询问,得到的都是统一答复“必须搬离”!
为了在小区形成强大的拆违声势,新灵居委会利用小区电子屏、宣传栏、横幅、黑板报等宣传载体,开展高密度、全方位的宣传。党员、楼组长、志愿者骨干及居民代表,引导居民关心、理解和支持小区无违建创建工作,形成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良好宣传氛围。
得益于小区前期的宣传发动,再加上工作小组成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上门做工作,没想到,从发放告知书到最后一户搬离,新灵居委会仅用2周就解决了20年遗留下来的难题。“这次能一次性解决36号车棚问题,我们真是搭上了无违建居村创建的顺风车!”鲁庆慧说,“稍后,我们打算把二楼的空间利用起来,改造成立体车库,为更多居民提供便利。”
“装门、拆门都是为了小区建设”
新灵居民区在无违创建中,坚持无情拆违、有情操作,既拆除了违法建筑,又得到了群众的理解。
小区围墙外有一家小杂货店,其后门是小区居民通向新村路的唯一出入口,在此次无违创建排摸中,居委会发现其后门处安装的门禁防盗护栏超高超宽,属于违法搭建,创建小组第一时间就找到店主做工作,希望拆除。一开始店主夫妻很不服气,振振有词地摆出三条理由:第一这个门禁当初是物业为了小区整体防盗而安装的,应不算违建;第二自己也花了几千块钱进行加固和美化,如果拆了经济损失谁来赔;第三防盗护栏如果没有了,店铺安全得不到保障谁负责?
面对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的工作局面,鲁庆慧没有气馁,考虑到这家小店是夫妻的唯一经济来源,老板思想还算开通,可以作为突破口慢慢沟通。她便利用中午顾客较少的有利时机,放弃休息、耐着性子和老板拉家常,从市、区的“五违四必”整治政策,讲到街道和小区在创建后的环境面貌改观,老板渐渐有所感化,从一开始强硬的态度,到最后慢慢松口。这时鲁庆慧趁热打铁,把制定好的整改方案和盘托出:第一,拆除护栏后,请物业加装监控探头;第二,请保安增加夜间在此处的巡逻频率,以确保安全;第三,联系施工队,在拆除时注意避免墙面和地面的损坏,并粉刷涂料进行美化。这回店主夫妇爽快地在整改告知书上签字确认。“当初老板装这个门禁是为了小区的安全,现在同意拆除也是支持了小区创建工作!”周边居民为老板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在打好拆违这场‘持久战’的同时,还要打好巩固成果的‘保卫战’。”鲁庆慧说,下一步居委会将组建一支由居民志愿者为主要力量的固守队伍,切实加强小区日常巡查,确保违法搭建、破墙开门、占绿毁绿等违法行为在源头上得到管控。
普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