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健康的网友一定已经注意到了,近日,一篇名为《我妈是如何从一场咳嗽变成“肺癌晚期”的》的文章传遍了大小网络。文章讲述了作者“燕小六”的母亲,今年春节前因为咳嗽不停引起家人的注意,最后去医院检查,竟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的故事。
文章描述到——
2月11日,我们飞抵上海。一路上,我妈的咳嗽一阵凶过一阵。每一次发作,都以一口黄痰结束。3个小时的飞行 40分钟的路面,她用掉一盒200抽的纸巾。
2月12日,离春节没几天的时候,妈妈已咳嗽了半个月。
——“去医院检查一下吧。你咳嗽太凶,别是肺炎。”
——“就是干咳,痰都没有。去干嘛?”
——“看过才放心呀。”
——“哦哦。”
后来到了街道医院也只是检查出个“肺炎”。
之后咳嗽并没有停下来,我督促妈妈复查,妈妈一度嫌弃三甲医院人多又返回街道医院,最后在我的“勒令”下,2月22日,大年初七,还是在三甲医院照了ct。
ct影像图里显示右肺下叶有一个“6.0*5.9cm”大小的团影——在后续的一系列检查中,团影最终被确认就是恶性肿瘤,而癌细胞也扩散到了身体多处。
医生说:“……像她这样的情况,属于晚期,没有手术机会。”
文章一出,便引起了许多网友热议:“希望这篇文章永远不断更 ”,也有网友感同身受,“含泪看完文章,这个过程如此熟悉,作为女儿同时也是一名临床医生,可对于妈妈的病情我也是后知后觉,无能为力 ”。
截至到3月18日,燕小六(笔名)的这一系列文章已经更新到了第三篇。3月19日,记者联系上文章作者“燕小六”,她说,文章带来了关注也带来了压力,曾想过放弃不写:
“
因为很多人在看,就不纯粹是一篇日记了。
”
“燕小六”和母亲都是上海本地人,她告诉记者:
“
我妈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辣,每天规律运动,饮食健康,不熬夜。
”
“燕小六”分析起病因:
“
唯一能想到的,是我爸的二手烟。
”
“燕小六”的父亲2013年因食道癌去世。
当“燕小六”面对母亲的重病确诊时,她难以接受:
“
人在疾病面前,不存在绝缘的侥幸。
”
“燕小六”告诉记者:
“
她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比较少,因为她发现的时候已经有远处的多处转移。
”
母亲的情况不适合做手术:
“
就是身上始终有作恶的坏分子,会不断繁衍、增多,破坏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让人痛苦,最后离开人世。
”
目前,“燕小六”的母亲接受了第一轮化疗,咳嗽依旧,但身体还算稳定。
在记者眼里,这对母女是乐观的。记者联系到了这位母亲,一个62岁的人,精气神十足,声音甚至有点高扬:
“
嘿,小家伙,反正我跟你说,病已经生了,那就治病呗。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
面对凶险的肺癌晚期,“燕小六”曾经也避讳“剩下多少时间”一类的字眼,不过在她看来,这样的数字毫无意义:
“
我把它放在面前,难道还要在日历上画小叉叉吗?
”
“燕小六”希望借此能够提醒大家关注身体。她认为,定期体检很重要,尤其是有癌症家族史的人。
“
现在大家体检的现状是,中老年人要么不做,要么是走个过场,或者做了,然而没有选对项目。
”
定期通过低剂量螺旋ct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而普通体检拍胸片是很难发现肺癌的。
“
把生活的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来活,意义不大,最重要的是每一天都要活得开心。
”
对话“燕小六”
去年12月就被查出“右肺下炎性病变”
记者:你的母亲身体现状如何?
“燕小六”:目前很稳定,正在家休养中,等待下一个疗程化疗。不过这个“稳定”,不是说做了疗程之后就效果有多好,这是需要影像学的检查去支持的。只能说她现在做完一些前期的治疗以后,从她的生活状态和外在表现来看,情况稳定。
记者:写文章的初衷是什么?
“燕小六”:把它写下来,是一个整理和思考的过程,会反思这个过程发生的事件。对于子女来说,一个长期跟你生活在一起的老人,你觉得她身体很健康的老人,突然有一天……被告知这样的消息,这本身就是一件挺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记者:这一系列的文章带来了关注,是否给你带来特别的感受?
“燕小六”:会。会有一种压力,想放弃不写。很多朋友看到以后,会向你伸出援手,然后大家也会关注你的心情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做文字工作的就要更加地谨慎,因为很多人在看,可能我的一些当时的心情,就不纯粹是日记的东西了。
记者:据了解,你的母亲在去年12月体检,胸片显示有右肺下炎性病变,你也写到了后悔没有重视。
“燕小六”:是会有后悔,我还给自己找答案,但我发现是找不到答案的。拍胸片对肺癌的提示意义很小,常规肺癌筛查的话,应该用低剂量螺旋ct去做。这个项目在大多数的三甲医院的体检中会有,对于高危人群来筛查,一般会用这个来替代胸片。
(pet/ct检查报告单显示为“右肺下叶恶性肿瘤”,并有多处转移。受访者供图)
还能活多久,这个数字没有意义
记者:对于这样的一个病情,你持什么态度?
“燕小六”:她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比较少,因为她发现的时候已经有远处的多处转移。我妈没有手术机会,她的癌细胞在她身上的很多地方都有。
就是说你身上始终有作恶的坏分子,会不断繁衍、增多,破坏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让人痛苦,最后离开人世。比如妈妈肺部的肿块没有办法切除,所以那个肿块可能会压迫她的呼吸,如果咳得比较凶的话,就只能坐着睡觉。
另外,如果癌细胞发生了骨转移的话,比较难避免的就是会疼痛。不过现在还好,她还是挺幸运的。
记者:那还能做些怎样的治疗?
“燕小六”:肺癌的治疗方案有很多,包括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中医药辅助治疗等。具体到我妈的病情和各项检查结果,我们最终选择做全身化疗,加中医药辅助。在治疗方案的选择过程中,非常感谢我妈。因为,最后拍板的是她自己。
记者:目前治疗花了多少钱?
“燕小六”:钱花得不多,上海的医保很好,虽然我们用了一些自费药,但上海的医保做得挺健全的,大多数的药物都有报销,肿瘤的话还有大病医保。
记者:是否有跟医生讨论过生存的期限?
“燕小六”:这个我不去讨论。我拿到这个报告就知道了,她具体是什么状况。对于这个疾病的话,病情发展到这个状况,但这个数字对我们家庭来说,意义不大。
想提醒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定期体检
记者:事情发生之后,你们的生活态度是否有变化?
“燕小六”:我现在有一些梦想还没有实现,然后我希望能够去实现,我用我的节奏去实现它。我每一天都过得很开心,每一天都在一个很好的满足当中。人走的时候,难免会有遗憾的。
记者:现在,妈妈普通的一天是怎么过的?想在妈妈身上实现和做些什么?
“燕小六”:她每天早起,做做饭,跟我的亲阿姨聊聊天,然后等到晚上小孩放学我回家,晚上回家以后一起哄孩子入睡。妈妈想去重庆,也想坐游轮,我都会带她去,但这都要等她几个疗程下来后,病情比较稳定,再去把她想做的事情做了。
通过这次经历,“燕小六”提醒大家
癌症在趋于年轻化,而且前期没有任何预兆,对于食道癌、结直肠癌,这是要加强去做的,有肺癌家族史的,每年都应该要做低剂量螺旋ct。
疾病的“妖魔化”
是你给了它机会,充分展现
只有注重
健康饮食、加强锻炼
才不会给疾病一个跳跃的舞台
有病就医
别延误了最佳治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