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崇明新闻

从“无公害”到“绿色”的“升级”之路

2017-10-28 0:00:00发布84次查看
  开栏的话: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不久的将来,我国还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是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应有的贡献。本期起,本报开设《新时代新征程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栏目,以此激励鞭策70万崇明人民为建设生态崇明、美丽崇明、幸福崇明,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记者日前从区农业部门了解到,到2020年,崇明获认证的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要达到全域上市农产品种植面积的90%以上,并建成绿色食品岛、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实现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作贡献。
  何谓绿色食品?根据我国《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绿色食品的认证审核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
  今年8月21日,荣获第十八届“绿博会”金奖的“沐雨牌稻香鳖”,即是本区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之一。“我们利用小龙虾‘遇药必亡’的敏感性,将其作为稻田农药指示生物,同时将甲鱼、牛蛙等引入生态养殖链,确保养殖环境符合绿色食品认证要求。”生产该产品的合作社负责人沈竑介绍,2010年,合作社生产的“虾恋米”、“稻香鳖”、“禾偕虾”等产品都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大家耳熟能详的无公害农产品是进入市场的最基本条件,绿色食品则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要求,认证要求更高。”
  据崇明区食用农产品监测中心主任高益介绍,生产绿色食品,“优良生态环境”是前提,所用农药和肥料皆不能超出农业部颁布的使用准则的范围。绿色食品认证实施生产、加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申请人提交认证申请后,将由农业部定点环境监测机构对生产环境进行采样检测,并由农业部定点产品监测机构进行产品抽样检测。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崇明共有88家、125个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为12.68万亩,占崇明上市农产品种植总面积的31%,认证率在本市各区中名列前茅。
  按照崇明绿色农业发展目标,2017年、2018年,崇明全域将创建水稻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2万亩,获认证的绿色食品种植面积比例将达到上市农产品种植面积的80%;2019年、2020年,全域将创建柑桔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亩,获认证的绿色食品种植面积比例将力争达到上市农产品种植面积的90%,基本实现全覆盖。
  目标已经确定,唯有奋力前行。今年,区食用农产品监测中心配合农业部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出动200余人次,分别于1月18日至20日、2月6日至17日对全区144家今年拟申请“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开展环境检测样品采集工作。今年以来,本区还举办了3期绿色食品认证业务知识培训班,培训镇级专业技术人员113人次,培训企业内检员154名,为本区绿色食品认证增添助力。此外,本区还引入“外援”力量,助推绿色食品认证工作。“今年7月19日至22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5个兄弟区的16位绿色食品检查员来崇联手开展绿色认证现场检查工作,共计检查认证主体32家,初步形成了举全市之力推进我区绿色食品认证的工作格局。”高益说。
  绿色食品认证申请人必须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农业经营主体,散户不能提出申请。据了解,去年10月、11月,崇明各乡镇对区域内蔬菜、粮食、林果的种植情况进行了摸底,已认证的面积、有经营主体未认证的面积、没有经营主体的面积都一一记录。今明两年,区农委、各乡镇将继续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邀请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专家,对尚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经营主体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力争到2020年完成“绿色食品认证比例达到90%以上”这个总体目标,实现“无公害”到“绿色”的跨越。


崇明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