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小区里有传销?“社区大脑”自动监测到!杨浦发布“智慧城市三年计划”

2018-3-21 19:01:45发布76次查看
  原标题:小区里有传销或私开棋牌室?“社区大脑”自动监测到!杨浦发布“智慧城市三年计划”
位于控江路街道城市综合管理指挥中心,“社区大脑”的大屏幕上,20000多个智能传感器终端的信号在街道2.15平方公里的3d实景地图上不停闪动,28种应用场景在实时进行数据分析,从居民小区车流、人流状况,到消防状态、环境监测状态……这是杨浦区控江路街道“社区大脑”运行的日常。
社区大脑所在地——控江网格中心。
2017年,控江路街道在全国率先开展基于广电ngb-w物联专网应用落地,在辖区范围内部署了16000余个传感器,成为上海探索社区大脑的首个试点。今天上午,杨浦区发布了全新的“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设想”,将用三年时间,实现让“社区大脑”覆盖全区,建成公安智能感知、城市基础数据管理、空间地理信息可视化和物联网接入共享四大智能平台。
“神经元实验室”,从一个街道到一个区
近日,控江路1455弄的门磁系统“嗅”到了一个异常的信号。通过对门磁日常使用情况的分析研判,发现该小区一幢楼门的开关次数跟同小区其他门洞以及该小区以往数据相比,都明显要高很多。
门磁监控、二微码开门、电子巡更——进出楼道“三件套”。
这一警觉信号传送到社区大脑以后,民警马上采取了走访核查,调阅小区内和周边监控,最终捣毁了一个隐匿在居民楼里的非法窝点。小区里有传销或私开棋牌室?“社区大脑”也会自动监测到。自2017年四季度以来,控江辖区的入室盗窃案件和涉黄涉赌110案件接报数均下降了80%,先后关闭了48家涉黄场所。
如今在控江路街道,泛感知设备的覆盖率达到每平方公里一万个,门磁、烟感等部分感应器已覆盖了辖区内全部25个居委、61个小区。这些传感器把城市管理的问题转化为信息,传递到网格中心,网格中心再把相关信息传递给不同的部门或居委会四级综治中心,使得有责处置的单位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
“作为上海物联网和智能安防社区的试点,我们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可复制、可推广来选择技术参数和传感器种类。”控江街道主任刘鹏告诉记者。在此基础上,街道形成了一些标准化的配置。在居民封闭小区,人脸识别高清探头、人体红外感应计数提示器、机动车进出控制和智慧大屏形成进出小区“四件套”,门磁监控、二微码开门、电子巡更则是进出楼道“三件套”。此外,还有针对非机动车车棚的“进门三件套”,以及“消防安全三件套”。“这些技术和模式固定下来后,都可推广应用到全区其他社区当中。”
车棚烟感系统。
车棚智能门闸。
从一个街道推广到全区,难点在于系统的连通。杨浦区科委主任王志俊表示,控江的尝试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小范围的“实验室”,它实现了把城管和公安系统数据整合,打通数据壁垒,梳理出社区中所有可应用智能化的场景,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大脑”升级,从会监测到会思考
未来三年,“社区大脑”除了实现覆盖面更广,还要在功能上全面升级。1万多个传感器遍布整个社区,全靠大脑进行监测:窨井盖发生了移动,水平感应器就会立即提示;烟雾浓度高了,烟感器就会报警……28种传感器,每一种都有一个报警的数值,大脑对这个数值进行监测,达到数值就预警,从不懈怠。所有监测结果,以仿真的方式展现在网格中心三维地图上。
三维社区地图。
然而,监测只是第一步,打造智慧城市,还需要大脑具有思考能力,真正聪明起来。近日,双阳二村的金源佳苑的高清探头在一个夜晚发现一个有“前科”的对象进小区活动,社区大脑把数据传输到市公安局的大数据库,与“神经元”感知的数据进行对比,确定该人员为一名逃犯,防止了案件发生。“为了让大脑聪明起来,我们目前正与110数据库、市综治办的禁毒数据库对接,今后还会与其他执法机构的数据对接,使大脑深度学习、不断升级。”刘鹏表示。
能观察,善思考,未来的“社区大脑”还要求会“派单”。1811扇防盗门,哪一扇5分钟没关,就立即把报警信息派单给居委会综治平台;8000个烟感传感器,哪一个感觉烟雾浓度超标,同时温感传感器发觉有明火,立即报告给消防;有“前科”的商店跨门营业,无线监控会监视到,大脑立即派单给城管中队等。“未来社区大脑要具备‘调度员’的功能,按照设定的程序,把相关报警信息及时派单给有责单位。”
“三步走”,从数据挖掘到全覆盖
“在更大范围推广‘社区大脑’,第一步是实现系统连通,第二步就是让数据流动。”王志俊表示,杨浦将在三年周期内建成四个平台。“公安智能感知平台”,将各社会面智能安防系统、警务终端设备连接,完成全区智能图像识别系统,并实现感知风险的自动推送。“城市基础数据管理平台”,梳理全区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并对其他平台提供数据支撑。
楼道监控系统。
“空间地理信息可视化承载服务平台”将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社情和各种社会服务等各个城市“神经元”复杂系统进行数字化,并虚拟仿真,完成杨浦区城市基础元素的建模。最后通过“物联网接入共享服务平台”,在全区范围内实现环境监测、交通运行、供水供气供电、防洪除涝排水、基础设施维护等城市运行数据资源实时采集、动态录入和管理分析。
重点场所无线监控。
“2018年,杨浦将初步搭建成覆盖数据汇集、数据分布式并行存储、数据管理、数据检索与共享开放以及可视应用的多层软件架构体系。2019年全面建成大数据挖掘分析的基础支撑平台和环境。到2020年,智慧化应用将实现无死角覆盖,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级的智慧化应用高地。”王志俊表示。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