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大调研 让微公益的晚霞照进老人心里
2018-3-20 16:36:29发布72次查看
据宝山区消息:“张阿姨,侬今朝身体哪能?有啥伐适意?”家住在罗泾镇第一居民区的独居老人张阿姨每天早上9点都能准时听到这样亲切的问候。这是罗泾镇针对独居老年的生活照料及精神关怀等需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依托志愿者等资源推出的公益项目之一。像张阿姨这样的独居老人在罗泾一居委共有38位,他们目前接受到的服务就是为独居老人量身打造的1对1结对关爱行动。该行动以“微关怀、微心愿、微培训、微回访”四微公益模式,通过社区通线上线下招募“晚霞大使”为独居老人1对1配备了结对志愿者,以小公益体现大关爱理念,解决独居老人生活需求,填补他们的情感缺失,让独居老人孤老不孤、空巢不空。
独居老人需要“身边人”的关爱
前期,罗泾镇社区办在调研走访社区居民过程中,在与一居委阀门新村的独居老人胡大爷的交谈中了解到一个细节:胡大爷早上起来后爱喝点酒,有一次因为遇到一点烦心事,饮酒有些过量,晕倒在家,不醒人事。幸好这天早上居委书记徐洪梅来上门例行走访,敲门多次却无人应答,徐书记隐约感到一丝不妙。靠近窗户,里面飘来一股很大的酒味,在客厅靠近房门的地方看到了老人一只脚。徐书记立即拿出他家放在居委的备用钥匙打开了门,发现老人倒地昏迷,立即拨打电话,将老人送到了最近的罗店医院。幸亏抢救及时,老人得以脱离危险。听闻这个案例后,引发了社区办的思考。回来后,针对这一情况,社区办内部开展了集思广益,通过与居委多次沟通商量,寻找工作对策,在镇领导的指导下,决定把罗泾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公益项目与独居老人关爱活动相结合,形成了“夕阳晚霞手牵手”社区微公益项目。
“四微”做法体现小公益大关爱理念
“微关怀”—定点响铃,让爱心面对面。晚霞大使每天坚持“一天两巡”制度,早上9点和晚上4点上门对孤老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进行询问,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政服务。若老人有需求,为老人联系各类便民服务。无微不至的亲情化服务得到了独居老人们的拍手称赞。
“微心愿”—完成心愿,用心传递关爱。居委会提供资源,在居委活动室专门布置生日角,每月8号为当月过生日的寿星们举办一次集体生日会,为他们送上生日祝福,满足他们提出的一个小心愿。在刚刚举办的3月生日会中,一位九十多岁、腿脚不便的老阿婆激动的说,这是她在她独生子和老伴走后过的第一个生日,她的生日愿望是生日那天去看看儿子和老伴的墓地,在晚霞大使的陪伴下,老人完成了心愿。
“微培训”—提升技能,让服务更专业。通过微公益资金支持,不定期邀请专业社工师和心理专家对晚霞大使进行业务培训,有效提升了这支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技能。晚霞大使李阿姨说:“通过接受这些专家的培训,多侧面的了解到老人的心理,并学会了个案、小组工作等专业的工作方法,运用到日常的交流中,与结对老人建立了家人般的关系,增加了老人的信赖感。”
“微回访”—定期回访,让关爱有保障。社区办、居委定期走访、电话回访结对老人,对结对志愿者进行星级评价。通过走访回访,实现了全过程监管,对项目进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老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了提升。
下一步:让微公益晚霞照进更多老人心里
下一步,罗泾镇社区办将积极协调民政等相关部门实施精准帮扶,结合社区公益项目探索把“四微关爱”工作进行推广,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探索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结对模式,让公益的晚霞照进更多老人心里,营造爱老、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