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动物园食草动物展区有一群野马和两匹野驴做着邻居,如果不是在同一地方出现,很难分清这一群是马还是驴。这群野马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普氏野马。
普氏野马、蒙古野驴、斑马同属于奇蹄目马科动物。虽然都属于马科动物,但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别。斑马全身布满斑纹,比较容易分辨,而辨别普氏野马与蒙古野驴的主要可以观察耳部和尾巴处。
斑马
蒙古野驴:耳朵长、尾毛从中间处生长
普氏野马:耳朵短、尾毛从臀部生长
普氏野马(equus ferus przewalskii)又被称为蒙古野马,是马的一个亚种,也是世界上仅存的未被人类驯化的野马。普氏野马体型中等,体色为黄褐色,外形有点像野驴,不如家马那么俊美,但它可是曾在鬼门关门口走过一遭的珍稀物种。
普氏野马是在1879年由一位俄国探险家在蒙古西部的荒漠草原上首次发现。发现后不久,英国、法国、俄国等西方列强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博物馆对普氏野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派遣了许多人员去原产地捕捉野马。由于它们十分机警,逃跑起来特别快,一开始很难捕获,于是人们选择捕捉刚刚出生的小马。
1899年至1903年4年中,总共有50匹野马被抓运到欧洲,成为了第一批由人工饲养的普氏野马。
进入20世纪后,随后遭到人们的捕杀以及栖息地的破坏,普氏野马分布区不断缩小,数量不断下减,人们最后一次在野外发现它们是在1969年,之后,野生的普氏野马彻底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成为了一种野外灭绝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