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4日,由上海市历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办的《唯物史观的学术机理与教学运用》读书会在上海市高桥中学报告厅里隆重举行。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马克思对社会公平的追求,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矛盾的分析、表述,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精读马克思的著作,以读书会的形式分享、理解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有助于推动教师学术理论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作为承办方的高桥中学,在新学期伊始就展开了唯物史观进课堂的相关活动,教学楼的公共阅读区域都放上了马克思著作。课堂上,学生或以小组讨论相关衍生话题、或分享读书心得、或与老师交流提问,在思想的碰撞中进一步拉进与伟人的距离。
图2:公共阅读区域书架上的马克思著作 图3:马克思生平 图4:会场引路牌
图5:活动背景墙
图6:唯物史观进课堂 图7:小组交流唯物史观
本次活动受到上海教育电视台、新民晚报等媒体的高度关注并且进行了相关报道。读书会上大咖云集,出席的嘉宾有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江伟鸣、浦东新区教育总督学张少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章清、华东师大原副校长庄辉明、华东师大周边国家研究院副院长余伟民、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历史教学》杂志原主编任世江等,此外还有十多位来自兄弟学校的校长、书记,来自射阳教育局的领导及老师、上海市高中历史德育实训基地、浦东新区历史教师培训基地、普陀区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室、青浦区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室、黄埔区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室的专家和学员、浦东新区初高中历史教师等。
图8:与会嘉宾 图9:教育台采访张东升校长
图10:任世江主编接受采访 图11:张东升校长致辞发言
此次活动在张东升校长的发言下拉开了序幕,张校长介绍了高桥中学这所百年老校的历史与传承,并对出席此次会议的嘉宾和老师表示了感谢。之后,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学员们分为三大主题对重读经典的感受进行了分享交流。
首先三位老师剖析马恩经典论述,从社会动因、逻辑层次及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三方面深入解读了唯物史观的“学术机理”。把我们拉近了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并对马克思基于现实、基于历史原貌去阐释人类实践活动,进而建构唯物史观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让我们初步了解了唯物史观的学术机理和本质内涵。
图12、13、14:学员交流分享
在唯物史观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实践主体的差异出现了种种不同的阐释。接下来的七位老师探讨了唯物史观的“本真”究竟是什么?如何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解释历史。
最后,六位老师叙述他们的教学故事与感悟。如何通过中学历史教学向学生准确传递唯物史观的“本”和“真”,如何运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学历史教学实践。
本次读书会得到了李惠军老师、任世江老师、章清老师的高度赞扬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专家指出:通过徜徉马克思著作,研机析理、如琢如磨,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准确把握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由此,提高了思想理论素养。参加读书会的历史老师们达成共识,要自觉树立唯物史观与历史教学结合的自觉意识,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图15:历史特级教师点评 图16:华师大教授点评 图17: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