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监狱管理局大调研】倾听最真实的心声 掌握最真实的需求
2018-3-21 16:25:00发布78次查看
近日,市监狱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吴琦带领调研组赴女子监狱,调研新形势下民警队伍建设和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
深入基层,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吴琦局长一行深入习艺楼、服刑人员监舍楼,深入基层,沉到一线,仔细察看了劳动现场、监区文化建设等情况。
与民警座谈,倾听最基层的声音
在监狱科职干部、主管警官座谈会上,与会干警围绕如何夯实基层党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如何联系实际贯彻落实局党委1号文等队伍建设的系列文件精神,发挥好绩效考核的作用,如何深化两级管理,加强主管警官队伍建设,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瓶颈、难点问题等展开讨论,畅谈工作中的感悟。
六监区教导员张丽莉:犯情的日益复杂对主管警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新警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能否在初任培训时增加实战实训的比例,到实际工作岗位跟班学习一个月?
主管警官代表袁雅静:局党委一号文的落地实现了监狱和主管警官的双赢,对监狱而言,整合队伍配置,优化人力资源建设,激发每名民警的动力活力,会是一笔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对民警而言,一号文是很好的职业规划指导,可以对照一号文寻找自己的职业目标,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实现自己的价值。
调研组回应
由此可见,局党委一号文聚焦队伍动力、活力、能力,建立了一系列制度举措,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下步要对标治本安全观的要求,发挥“1616”制度体系综合发力的效应。岗位培训必须要主动对接岗位需求,更加突出基层实战需要,提升干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在“大调研”过程中,我们要更多了解基层一线现实问题,拿出更多务实的举措,不断激发队伍动力活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狱政科科长黄薇:每次新入监服刑人员都会携带大量的日用品,这既增加了清抄的工作量,也是监管安全的重要隐患,监狱管理局是否可以和公安部门进行协调,告知收押服刑人员狱内的生活卫生制度,减少新入监服刑人员的随身物品。
调研组回应
新收罪犯日用品管理不够规范,可能带来安全风险和隐患。我们将主动与公安机关加强沟通和联系,共同研究拟定新收罪犯移押流程和私人物品保管制度,实现罪犯私人物品“零带入”。
吴琦局长:
直截了当提出现实问题,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大调研就该如此。你们提出的问题、困难和意见,局党委和有关职能部门将好好梳理和研究,拿出问题清单、措施清单。
在交流中,我深切地感到,队伍是干事创业的基础,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警队伍至关重要。一是要“搭平台”,为干警成长成才、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广阔的舞台;二是要“给机会”,根据干警的能力特长给予展示自我的机会,做到知人善任、适才适用;三是要“能容错”,健全激励机制,要容错纠错,让广大干警愿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四是要“强培训”,创新培训方式,在实训和实战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
与女犯对话,了解最真实的感受
调研组召开了不同刑期、不同类型的女犯代表座谈会。会上,吴琦局长认真听取了罪犯发言,了解了女犯在狱内所接受的教育内容、改造中的收获感悟,询问了女犯在文化教育、劳动教育、管理方式、亲情电话、家属会见等方面的需求。
服刑人员黄某:监狱每年开展的母亲文化节对我的触动很大,看到很多服刑人员的母亲走进大墙,和自己的女儿拥抱,如此简单的拥抱我却做不到。我的妈妈在青海服刑,我入狱多年,从来没有接见过,特别想念妈妈,妈妈的信中也提到特别想念我,这就是犯罪的代价。
调研组回应
能够认识到犯罪给社会、被害人、家人和自己带来的危害,才能真正认罪悔罪。不管相隔多远,血脉的联系隔离不断。监狱可以为你拍摄照片邮寄给母亲,你们要相互鼓励,走好改造之路,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早日团聚。
外籍犯Tina:来到女监服刑,我没有虚度光阴,我的汉语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还学会了绒绣。
调研组回应
你汉语讲得很好,还掌握了很多职业技能。希望你刑释之后能把中国的绒绣工艺带回自己的国家,与本地风土人情相结合,这也是促进文化交流的好做法。
吴琦局长:
“母亲文化”建设女子监狱已经坚持了多年,效果非常明显。全体女犯要正确看待、合理规划服刑生活,认真领悟监狱所倡导的“崇法、尽责、向善、卓越”的理念,要正确认识“尽责”的内涵。身为子女,要尽孝父母。认识到自己的犯罪给家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真诚悔过。身为人母,要养育子女。强化责任意识、家庭意识,在狱内变刑期为学期,争取早日回归社会。身为社会人,凡事要尽心。改造生活要用心度过,回归社会后也要认真对待,珍惜自由的可贵,不走回头路。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