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江区河长们的手机上,只要打开“松江河长”app,区内所有河流的情况都能在这里找到,排水口、河长公示牌等要素信息一目了然,各级河长通过手机就能上报、处理、反馈各种河道情况,真正实现辖区内“河长”的全覆盖,是长效治水的“新武器”。目前,“松江河长”app已经在九里亭街道试点,预计将于6月底全面上线。
河长app力促河道管理
去年,我区通过“河长制”“纳管制”“网格制”三制并举,各街镇、开发区、各部门密切配合,水岸联动、综合施策,列入整治计划的188条黑臭河道已全面完工,水质已全部达标。如何巩固治水成果,做到长治久清,区水务局依托“互联网+”模式,全面推行河长制信息化app 平台。网格巡查员通过“松江河长”app 即可完成河道巡检并上传记录,将发现问题、快速处理形成闭环管理;同时管理部门对于网格员的日志和发现情况可以进行跟踪检查,完善了河道监督巡查的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对于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整治成效起到积极作用。
去年11月,我区以九里亭街道为试点开始运用松江区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截至目前,河长制管理系统已受理问题24起,结案3起,解决待结案7起。
巡河更方便处置更迅速
3月的一个周五,九里亭街道党政班子联席会议上,11个街道的负责人,拿着手机认真仔细地学习了“松江河长”app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接下来,他们将结合这个app去巡查、发现、跟踪、督办各自包干河道的情况。班子成员们体验了app后,提出了一个个改进意见,如增加闹钟提醒巡查、增加预警提醒处置等。九里亭街道党工委书记金正斌表示,九里亭街道试点使用“松江河长”app,对街道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从全区来看,九里亭的河道黑臭问题最为严峻,通过app实现了便捷、快速和高效的发现和处置,节省人力、物力,能够极大地提升街道的治水能力。
自从试用“松江河长”app后,知雅汇网格巡查员陈明巡河时再也不用带上厚厚的河道巡查手册了,每天早上,他会打开app,沿着河道走走看看,app便记录下他的巡河轨迹,发现的河道问题则直接在巡河页面上勾选并描述。
一日中午,陈明巡查至知雅汇志诚花苑的内河时,发现河水出现发黑的情况,便在app内上报了信息,街道河长办app 联络员刘震旦向二级河长黄诚斌核实后,立即联系专业养护单位到现场排查原因。原来,九里亭街道为了治理河道水质黑臭问题,在存在严重雨污混接的河道雨水排口设置了截流装置,将雨污混接水截入污水管道,使得雨水管道水位偏高,混接水通过小区内河边的雨水井渗漏入河道,需要维修小区雨水管道和雨水井。当天晚上,作为居民区书记的黄诚斌在app 上收到了处置意见,由于物业没有专业维修雨污水管道的办法,他又通过app上报反映,在上一级河长的协调下,最终在两天内将3处渗漏点维修完毕。
负责中转处理河道问题的联络员刘震旦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处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衔接比原来顺畅了,有了这个“app,减少了很多人为的因素,节省了很多沟通协调的成本。”
在金正斌的app上,可以看到街道所有河道巡查、处置的情况,他道出了这个app 的另一个优势,“原来这块工作的考核是定性的,现在则转变为定量了。”在他看来,“松江河长”app是考核干部工作的一个利器。“网格长、各级河长、处置部门,他们的工作都留有痕迹,便于监督,便于追责,谁不作为、谁慢作为一查就清楚,责任逃不掉。”
为松江量身定制系统
松江区河长制项目通过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对各个河道实施信息化管理,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gis地理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在河长治水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发现和处理不及时等问题。整个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云计算技术布局在联通沃云,为保证对河道实时视频监控,及时发现问题,中国联通在九里亭试点提供29个点位的光纤传输的视频监控数据,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向平台回传水质监测数据呈现治理成果。此外,松江区河长制项目定制化开发了第三方督查功能,通过督查机制抓实河长履职,加强管理考核,真正实现“水清、面洁、岸绿、景美”的水环境治理目标。
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河长制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不仅是我区落实三制并举、实现河道长治久清的重要抓手,也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发布治水信息,畅通市民群众参与渠道,营造爱河护水的良好氛围,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据悉,“松江河长”app预计将于6月底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