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解决问题背后的问题
2018-3-15 10:25:27发布266次查看
【编者按】
“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到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到市场社区,亲自查看、亲身体验。”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的意见》,全市上下各级领导干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倾听声音、解决问题。如何通过大调研,听到真心话,了解真情况,采取真行动?即日起,东方网策划推出“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栏目,分享各区街镇当家人在大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
>>>>>专题入口: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
相关新闻: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面对面倾听 肩并肩交流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交流沟通零距离 排忧解难零等待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数据库”里挖难点堵点痛点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实地调研中直面问题 思想碰撞中擦出火花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把心捧出来 把手牵起来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不负众望建好园中之城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调研察民情真心解民忧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大调研激励我们工作再出发再推进再深化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走,到现场去!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绣花精神推进为老服务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用零距离解决最后一公里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啃下最难硬骨头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走访更要走心 用心写好民生答卷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倾听+回访:从调研中获取服务清单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一枝一叶总关情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沉下去不做掉到井里的葫芦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从心出发 泾彩事业是和群众一起创建的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愿做北外滩中小微企业身边的贴心人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服务群众的路上无止境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沉下身子 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真心倾听民声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群众工作是做出来的 不是讲出来的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只有与群众面对面 才能与群众心连心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身子沉下去作风提上来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不以事小而不为精细化管理填空白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大调研风已起飞基层解难题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把群众的需求带回来把解决的办法带下去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大调研要实效就要扮好三个角色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麻雀解剖得越多大调研的效应就越大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用心把盲点照亮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全面调更要系统研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让大调研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用陈云唯实思想开展大调研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只有深入现场摸到实情才能听到真话想到实招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心伏脚下 趟水沾泥 才能走好调研路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用脚板量短板 用较劲补短板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丨距离在干中拉近 困难在干中解决
大调研工作开展以来,新虹街道组建了14个调研组,每个组由一个班子成员带队。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大家基本上都扑在一线调研。截至3月14日,中组部来街道调研1次,市、区部门来街道调研46次。街道上下调研近1500次,覆盖对象近5000人(个),收集问题近1600余个、意见建议近1500个。
随着大调研深入开展,解决问题是当务之急,而剖析表象看到问题实质,更是我们通过大调研提高服务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
我们把所有收集来的问题、意见和建议都梳理研究了一遍,发现说到底,很多问题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干部队伍作风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更加精于管理
近60%的问题就不会出现
这其中,大多数涉及小区物业:如车位管理、硬件维修、保洁保绿等;涉及社会管理:如街面安全隐患、道路整修、绿化维护等;涉及企业服务:如各类政策宣传指导需求等。这将近60%的问题,与群众和企业的关系最密切,被感受度最直接、最深刻,解决难度并不大,但为何却成为了大调研中的“大多数”问题?
这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作为基层一级的政府,我们平时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度还是不够,日常精细化管理的程度也有很大差距。
我们已经开始“即知即改”:如修订了《物业管理考核及奖励办法》、加强对物业履职的考核,同时鼓励居委、业委会参与自治;建立了综合养护实训基地,所有管理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统一培训,提高管理的能力水平;设立了企业服务办和楼宇工作站,加强与企业的日常沟通对接,及时准确了解企业的需求和难点……
但我们深知,这一切还远远不够,我们的工作始终要处于“进行时”,要一刻不停地精进,才能跟得上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如果我们能更加善于协调
超过30%的问题就能提升解决效率
其实群众和企业的大多数痛点、难点,街道领导和部门都知道:比如普遍反映的商务区交通出行难问题、商务楼全时段供冷(热)缺失问题、部分区域公建配套设施不足问题……
之前,街道少部分干部一听到这些问题,先是自我否定:做不了!为什么做不了?因为没有现成的途径,因为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因为可能有很多重程序,因为可能要麻烦人得罪人,因为可能即便投入了大量精力,也在很长的时间内找不到解决路径。
所以,这30%的问题“久拖不决”。
这次大调研,有个企业反映,他们五星级大门正门口,规划了一个垃圾压缩房。经理那个着急呀,他说,有时候陪客人在酒店附近走走,老远他就得绕开那边,生怕客人感觉不舒服。最简单的回应是:垃圾压缩房已经规划了,必须造。这个回应是合法的,但是问题没有解决:要求五星级酒店对着一个垃圾压缩房,是合理的吗?后来我们想办法,争取区层面的领导的支持,跟相关的规划部门协调,把这个用房转变成公益用途,另外再找地方做垃圾压缩房。企业很高兴,主动赞助了公益设施的设计和基础装修。
若我们现在暂时免去了“协调”的麻烦,垃圾压缩房如期建成,可以想见,这个问题将一直延续,既将长期困扰着企业,也将长期困扰着我们。
如果我们能更加敢于攻坚
剩余10%迟早退出“历史遗留问题”的名单
毋庸置疑,剩余的10%,是最难的问题。
这些问题存在的时间,有的甚至跨度10年以上。对这些问题,最怕就是机械地“讲原则”,简单地说“不行”。大调研让我们认识到,若某事未按照我们既定的想法去发展,变成了一个问题,肯定有其必然性。要研究这是一个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症结在哪里,是历史原因、还是现实原因,要怎样解决?
比如吴漕路1005、1007号是建于70年代的不成套使用权房,厨卫共用、老化严重,多年来居民要求改造的呼声一直很大。但是改造工程非常复杂:小区地理位置毗邻高架,无法重建或者增层;重新分割增加厨卫,会使居住面积减少居民不满意……基层的责任,一要把问题摸清楚,向房管、规划、消防等部门反映、沟通;二要做好群众的工作,了解具体诉求,争取理解、支持。只有一遍一遍地沟通、一稿一稿地改方案、慢慢磨,舍得花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这个事情我们孜孜不倦做了几年,现在各方终于基本达成共识。在这次大调研中,改造工程已经纳入街道重点工作项目并将于年内全面开工。
新虹还有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即剩余集体土地转性。这其中涉及很多政策规定,非常复杂。如果这部分土地不转性,陶家角等数个村的建制就撤不掉。10多年来,各任领导都想了很多的办法,尝试了很多的途径。所谓“自助者人助”,大调研中,区委领导、各个部门多次现场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共同研究解决路径。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啃动了这块10多年的硬骨头,初步找到解决路径。
“历史遗留问题”不会有现成的解决途径,都要靠这样的“笨办法”,慢慢地啃下来。而如果我们一直在攻坚,哪怕时间很长,群众也会看到希望,给予我们信任。我们作为最基层的干部和工作人员,要敢于直面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出现问题的交织,要勇于面对各方的论证甚至质疑,要有持之以恒的耐性,以解决问题为方向,久久为功地积累。
大调研是一块试金石,不仅试出了群众和企业最想、最盼解决的问题,也试出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以大调研活动为契机,着眼于解决问题背后的问题,持之以恒地改变作风、锻炼本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系闵行区新虹街道党工委书记曲峥)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