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社区学院副院长王愫怡:倾心教育 为民献策
2018-3-19 14:12:01发布99次查看
据崇明区消息:“如果多数老人都有这个需求,这门课程就要开下去。”新学期刚开始不久,崇明区社区学院副院长、瀛通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王愫怡就和老师们一起详细了解老人的需求,确保学校新学期工作步入正轨。
此前,王愫怡曾是民本中学地理教师,堡镇中学师训处主任,他还是崇明区唯一一名台盟盟员,曾担任过3届县政协委员,现在是区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从事地理教学18年来,王愫怡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辛勤的汗水播种着希望,用赤诚的爱心浇灌着未来。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他更是积极地为党和政府建真言、献良策。工作以来,他三次在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十余篇教学研究成果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教育期刊和省市级教育刊物,先后荣获“上海市地理学科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崇明县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
倾心教育为孩子
上世纪四十年代,王愫怡的外公从台湾省回崇明老家探亲时,将襁褓中的女儿,即王愫怡的母亲留在祖宅托姐姐帮忙照料,原本想等女儿长大一些再带回台湾,却没想到这一分别就是近半个世纪。王愫怡出生在崇明,1999年从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毕业后,来到了民本中学,走上了三尺讲台。没多久,学校里的同事就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些“与众不同”。
第一次上地理课,王愫怡带学生们到计算机教室进行教学,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学校里还是头一遭。“地理课怎么放在计算机教室里上?”当时有这样一些疑惑的声音。
王愫怡说,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地理教学,当时在大学里也是刚刚推广,中学里更是很少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地理教学,整合地理信息更便捷,演绎大气运动、板块构造运动等地理现象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学生接受更快,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在王愫怡看来,地理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崇明各中小学还未普及研究型课程时,王愫怡就带着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考察崇明的生态旅游资源,鼓励学生进行地理系统思考,指导学生撰写课题调研报告。
王愫怡的同事,现任扬子中学师训处主任的陆建玉,当时就是这个地理兴趣小组的班主任,她回忆道,王愫怡很关心学生,这种关心甚至持续到毕业后,有时候他去市区培训、开会,都会找时间请学生们聚一聚,听听他们的学业进展和大学生活情况,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们一些指导。
倾心付出为老人
如今王愫怡到了社区学院、瀛通老年大学这个新岗位,教育对象从高中生变成了比自己长了一辈的老年朋友。“老人的事和孩子的事同等重要,都是关乎我们未来的事,关乎千家万户的事。”王愫怡迅速进入状态,一个学期过去,他已与这些长辈“打成了一片”。
“崇明老龄人口数量多,老年人迫切需要适合自己的课程资源。”走马上任后,王愫怡发现,在学校学习的老人90%是城桥镇居民,乡下老人来上课存在诸多不便。
2017年,瀛通老年大学尝试把深受老人欢迎的健身气功课程送到乡镇,聘请国家级群众体育运动教练,3人一组前往18个乡镇进行全覆盖教学,群众反响很好。在这个过程中,王愫怡注意到,每个乡镇社区资源很多,有社区学校、老年学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广站、健身运动苑等,但是这些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也缺少专业人士辅导。“社区教育是最公平的教育,既需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也要努力使自身成为可以被利用的社会资源。今年,瀛通老年大学将与乡镇深化合作,由乡镇提供平台,学校提供师资力量,整合社区资源,把老年大学教育资源辐射到乡镇的老年活动场所,打造区-乡镇-村居三级老年教育网络。”
“老年人的需求不仅仅是‘老有所养’,同样渴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获’。我想努力做一名老年教育的亲历者、推动者、参与者,把老年朋友最感兴趣的教学课程办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以此满足老年朋友日益增长的对提高晚年生活品质的需求。”王愫怡说。
倾心履职为民生
“堡镇到市区的直达公交车——申崇三线区间线终于通车了!”2010年12月1日,崇明堡镇成功开辟往返上海市区的申崇线,解决了堡镇周边地区百姓去上海市区的需求。
这项惠民工程的背后有位幕后“英雄”——县政协委员王愫怡。2009年县两会期间,由王愫怡执笔,堡镇政协小组集体提交的关于“在堡镇地区增设往返上海市区的公交车”的提案,得到了县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也给出了满意的答复。
身为台盟成员,王愫怡还执笔承担了十余项台盟中央、上海市委统战部、台盟上海市委、上海市台联等重点调研课题,调研成果及社情民意被全国政协和中央统战部《零讯》采用。2017年提交的两篇社情民意被上海市政协采用,其中一篇获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同志批示。
如今王愫怡成为了一名人大代表,他依旧怀揣着当初的热忱,全心全意为百姓排忧解难。“今年区两会期间,我提交了《关于整合社区资源优势,提升综合治理水平的建议》《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职能的建议》等4项人大代表建议,尽力让百姓的呼声得到最好的回应。”王愫怡说:“人大代表要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切身体会百姓的急难愁;但只是把问题抛出来还远远不够,要思考问题症结所在、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和有一定前瞻性的意见建议,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建言献策。意见建议被党和政府采纳,就是我感到最有价值和最幸福的时刻。”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