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的大调研正在进行,根据市委、区委大调研总体要求,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走出院子,进社区、到企事业、进村居、到田间地头……亲自查看、亲自体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新河镇党委书记的心里话~
专题入口: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
相关新闻: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面对面倾听 肩并肩交流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交流沟通零距离 排忧解难零等待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数据库”里挖难点堵点痛点
大调研街镇书记手记|实地调研中直面问题 思想碰撞中擦出火花
近期,我走访调研了三烈村、天新村、新河菜场和北湖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听到、看到了很多在办公室了解不到的情况,对深入调查研究,走好群众路线这个党的执政法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触。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只有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跟群众心贴心、面对面交流,才能找准群众生活上的困难、企业经营上的瓶颈,精准把脉,对症下药,改进我们工作中的不足。
不怕群众提意见,就怕群众说“蛮好”
在走访村民家庭的过程中,每次问起他们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起初听到最多的就是“蛮好”。我们的群众是最淳朴的,他们不会主动说别人的不好。但嘴上不说不代表心里没有,更不代表我们的工作没有短板,只能说明群众还没有跟我们交心,没有把我们当自家人。“蛮好”不一定是真好,背后也许有内心的顾虑或者其他难言之隐。听不到群众真实的声音,就如同治病弄不清症结,射箭找不到靶子。大调研就是要了解实情、发现问题、破解难题。只有放下架子,带着真心、带着感情,用群众听得懂的话、贴得近的方式,把他们当自家人,用我们的真情实意打开群众的心扉,让说“蛮好”变成发牢骚,才能真正听到他们的“急难愁盼”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让群众满意。
带着责任下去,带着信任回来
围绕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全区正在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等一系列重点项目。这些项目都是老百姓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新鲜事”,要让他们思想上接受,行动上支持,需要一个过程,这是我们基层干部的责任。走访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村民对生活污水处理站点选择的意见,把他们的想法及时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再与村干部、施工单位专家一起去做这些群众的工作,让他们感到,他们提出的问题,我真的记了,用心想了,踏实做了,这份在互动中建立的信任,是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面推开的重要基础。
瞄准需求出发,坚定信心前行
新河菜场的设施和环境短板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痛点,也是我们工作的难点。我们把改造新河菜场的计划向区里汇报,得到区委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在调研过程中,我不仅关注眼睛看得到的交通拥挤、摊位不足、环境脏乱等显性问题,更关注生活在周边几十年的群众内心的需求。在与沿街群众和商户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对新菜场的多年期盼,更从他们直言快语中得了不少“金玉良言”,我要把这些好点子都融进菜场改建的工作方案,把新河菜场建成具有引领效应的标准化菜场,从根本上解决困扰百姓生活的买菜难问题。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大调研绝不是一阵风,蜻蜓点水、走走过场,而是长期性、常态化的。我们只有多走走、常看看,贴近群众、深入基层,才能把准群众的真实需求,找对工作着力点,精准发力、补齐短板,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切实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