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揭牌全市首家区级专职文物保护机构
2018-3-16 11:22:36发布60次查看
图片说明:荣宗敬旧居修缮后首次向公众免费开放
东方网3月16日消息:记者从静安区文保工作会议上获悉,全市首家区级专职文物保护机构“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今天正式揭牌,这意味着,文物保护工作在区级层面真正做到了有实体、有队伍。
静安区目前拥有南京西路、愚园路(静安区段)、衡山路—复兴路(静安区段)3处历史文化风貌区以及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另有265处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37处,静安区文物保护单位19处,静安区文物保护点207处。
近年来,静安区始终将文物保护作为“树立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并纳入到全区的文化战略部署当中。2016年出台的“文化强区20条”明确提出,要传承“活化”优秀历史文化,深度推进陕西北路、张园、东斯文里、均益里等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科学保护吴昌硕故居、蔡元培故居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资源;提升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等一批红色纪念馆;用好四行仓库、刘长胜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一批艺术博物馆、非遗博物馆、行业博物馆、学校社区博物馆等各类博物馆,形成有博物馆气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区。
一方面严格依法合规,尊重历史,修旧如旧,另一方面积极吸纳国际团队,为文物保护注入世界先进理念,静安区在文物建筑的修缮工作中,保持着既“保守”又“开放”的姿态,形成了不少成功的案例,把很多重要的历史记忆“还”给了市民。
如: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的修缮及纪念馆的免费开放成为了上海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要的文化地标,该修缮工程被评为“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中外工匠耗时6年的通力合作下,2017年10月,荣宗敬旧居近70年来首次向公众免费开放,成为上海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此外,静安区文物工作部门还对百乐门舞厅、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新业坊)、上海茂名路毛泽东旧居、元利当铺旧址、河南会馆旧址、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阅文处)旧址等文物建筑进行了细致的修缮监管。
静安区文保部门还研究制定了《各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要求责任告知书》,进一步明确不可移动文物的日常保护、消防安全、修缮建设等主体责任。制定了旧改基地中文物保护相关巡查、报告制度,并在区统一部署下对旧改基地涉及到的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工作分解到区相关部门和企业,消除了文物安全隐患。区文物保护单位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阅文处)旧址、区文物保护点陆氏民宅等得到了紧急加固,安康苑旧改基地内的各级不可移动文物也得到了妥善保护。
据悉,2018年,静安区将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大力推进不可移动文物的“一点一测”,加强各部门、街道、镇之间的条块协作,逐步实现文物信息的共享;更广泛的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大力推进文保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置;依托文物,进一步发掘整理好静安历史人文资源,讲好静安故事。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