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城桥镇引导鼓励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
2018-3-15 14:15:07发布74次查看
据崇明区消息:“芦稷皮、芦稷渣属于湿垃圾还是干垃圾?”“弄湿的餐巾纸应该丢进哪个桶?”近来,城桥镇农村群众在一起拉家常时,多了一个话题,那就是“生活垃圾分类”;而该镇不少小区居民的微信群里,也常常被这一话题刷屏。2018年是崇明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提质提量年,为实现更高水平、更高标准的全覆盖,城桥镇从源头抓起,引导和鼓励广大居民积极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定时定点投放
玉环社区的天赐景城小区是崇明最早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的小区之一。去年11月中旬开始,小区撤走了每幢楼前的垃圾桶,另设3个投放点。刚开始,一些居民很不习惯。“原来的垃圾桶撤走后,一些居民就把垃圾袋丢在楼下。为改变这一陋习,我们的志愿者便蹲守在楼道前,劝阻这种行为并引导居民将垃圾扔到投放点。”玉环社区居委书记倪菊明告诉记者,一段时间下来,基本没人乱扔垃圾了。
按照定时定点投放的要求,天赐景城设3个投放点,但由于小区空间比较紧凑,如何合理设点,需要智慧。“既要尽量辐射到最多居民,又要把对生活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在规划好点位后,居委干部及志愿者多次上门做工作,取得了绝大部分居民的支持配合,顺利设置好了2个点。在设最后一个点时,费了一些周折。底楼和二楼的三户居民刚开始不同意把投放点设在楼道附近,理由是有碍观瞻。“我原来买的是景观房,现在打开窗却看到这么高一个垃圾棚,你说心里舒不舒服?”居民的意见并非没有道理,在几次协调后,这几户居民同意在楼前设点,但要求把顶棚的高度适当降低一点。
现在,天赐景城3个投放点已正常运作3个月,绝大部分居民养成了定时定点投放的习惯。除了大人有序投放垃圾的场景外,你还能看到一些小朋友双手分别提一个垃圾袋,认认真真把它们交到收集员手上。
目前,城桥镇新增和改造定时定点收集点位150多个,覆盖全部49个集中居住小区。
强化监督指导
“湿餐巾纸要放到干垃圾收集桶内。”“吃剩的大块肉骨头应该丢进干垃圾收集桶,而鸡骨头、鱼骨头这些零碎的餐厨垃圾应该丢在湿垃圾收集桶内。”季阿姨是江帆社区的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指导员,向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讲解如何区分干湿垃圾,是她每天的工作。同时,她也要帮助垃圾分拣员将居民投放错误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
最初实施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的那段时间,季阿姨和垃圾分拣员忙不过来。“常常要把餐巾纸、塑料袋、烟盒等零碎杂物从一堆菜叶菜皮、残羹剩饭中挑拣出来,重新放到干垃圾收集桶内。”
“其实源头分类操作起来并不难,难就难在不愿意改变习惯。”季阿姨告诉记者,一段时间下来,不少居民已形成自觉分类的习惯,但也有少数人图方便,干湿不分。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季阿姨告诉记者,对于同一户居民,刚开始几次,志愿者会边指导边进行分拣,3次后仍做不到干湿分开的,将会在志愿者监督下,自行进行干湿分离,然后再投放。
“指导员并非操作员。”季阿姨说,生活垃圾分类的关键在于源头分类,而源头分类,是每家每户应尽的责任。
像季阿姨这样的点位示范指导员目前已覆盖城桥镇各小区的投放点,成为提升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质量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此外,对于仍随手扔垃圾的居民,城桥镇部分小区通过小区内监控追踪,将这种行为在小区内予以曝光;对于屡教不改的人,向其所在单位通报。
分类意识不断提高
长兴村有一面偌大的公示墙,展示着党员、村民小组长等包干监督1500多户村民的垃圾分类情况,每周更新一次。实施垃圾分类3个多月来,不达标的农户越来越少。年近70岁的陈永良是长兴村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村民对于实施垃圾分类,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的自觉分类,他都看在眼里。
“以前,大家把干湿垃圾混在一起往收集桶里一扔了事,现在,基本能做到干湿分开投放。”陈永良说,除了收集员、志愿者对农户进行宣传指导外,村里还通过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形式,把垃圾分类的方法、要求和意义告诉村民,受到欢迎。“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最容易被接受。现在,大家在茶余饭后聊的最多的话题,就是怎样做好分类。”陈永良说,大家会在一起讨论芦稷皮、芦稷渣到底是属于干垃圾还是湿垃圾;对于没有自觉分类的,大家还会相互提醒。
“每天,垃圾收集员都会开着统一配备的电动车来收集垃圾。”陈永良说,村里有7名收集员,他们在上岗前都经过专门的培训考核,每人包干200多户人家,工作十分认真负责,而收集员的工作成效,也会通过考评等方式体现出来。
“目前来看,农村整体情况要比城区略好。”城桥镇市政市容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农村每户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大部分能通过喂养畜禽等消耗掉,且又是上门收集,因此源头分类做得较好。但不管是定时定点投放还是上门收集,只有把源头抓好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接下来,城桥镇还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收运流程,从源头分类到分类短驳,再到分类存储运输、分类处置,合理布局、环环紧扣。同时,建立健全村居户考评制度,并加强乱倒垃圾的监督曝光机制,有单位的由社区通报单位予以警告,屡教不改的移交城管执法部门查处。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