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周家桥街道"夜门诊"方便居民受赞誉
2018-3-16 11:08:13发布64次查看
提起“门诊”,市民朋友们并不陌生,医院里的门诊,专门在白天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而在周家桥街道杨家宅居民区,这里也有一个“门诊”,叫“夜门诊”,每个月一次,专门在晚上,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法律、交友等方面的咨询,从2012年3月开诊至今,已经坚持了五年多的时间,服务居民超过了4000人次。
晚上七点,杨家宅居委会里灯火通明,社区居民们正根据自身的需求,向“夜门诊”的志愿者们进行咨询,最受居民们欢迎的是劳动监察咨询,这位正在向劳动监察工作人员进行咨询的是小区居民刘女士。刘女士是一名外企白领,经常被公司领导要求加班的她,觉得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可是刘女士却苦于没有时间进行相关的咨询,小区里开设的“夜门诊”,不仅不需要刘女士特意请假去相关部门进行咨询,更令刘女士感到满意的是,劳动监察工作人员的回答,通俗易懂,不打官腔,很好地解决了她的困扰。
刘女士进行的“劳动政策咨询”,属于“夜门诊”元老级的项目,2012年3月“夜门诊”设立之初就有了,当时,“夜门诊”只有三个项目,另两个项目分别为医疗就诊、法律咨询,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区党总支发现,小区里单身的大龄男女越来越多,婚恋问题困扰了很多家庭,面对居民们的需求,党总支于2015年3月,在“夜门诊”中增设了“鹊桥会”项目,为单身人员牵线搭桥,小区居民王小姐平日里忙于工作,相亲交友基本无暇顾及,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她来到了“鹊桥会”,当她看到党总支为了保护居民的隐私,特意为“鹊桥会”辟出了一间办公室,作为活动场地,这让她感到非常贴心。而担任“鹊桥会”志愿者的周兴国,号称红娘界的“老法师”,今年77岁的周老伯,是鹊桥会的主要热心人之一,截至目前,鹊桥会共为23对男女提供了交流机会,两对成功。
与周兴国一样,担任“夜门诊”的志愿者,都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像是杨家宅居民区的社区志愿者蒋振伟,听闻小区将开设“夜门诊”,需要法律界的专业人士,他第一个报名,5年多的时间里,虽然工作很忙,但他总是把“夜门诊”的接待时间空出来,留给社区里的居民们。
杨家宅居民区的居民应艳也是“夜门诊”的志愿者,她在劳动监察部门工作,虽然工作繁忙,但她依然每个月准时参加“夜门诊”的志愿工作。应艳说,能够为居民服务,她很荣幸。
居委会做了一个统计,从“夜门诊”设立至今,法律咨询、相亲交友、医疗咨询等9个服务项目,共有超过4000人次的居民从中受益,为居民们答疑解惑,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通过几年的努力,“夜门诊”对于杨家宅居民区的居民来说,已经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公益项目,居民们纷纷表示自己所生活的社区内有这么好的公益服务,是居民的福气。未来,杨家宅党总支准备拓宽“夜门诊”的服务项目,深化“夜门诊”的服务模式。本着“夜门诊——约健康”的服务理念更好地为杨家宅社区居民服务。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