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嘉定“占领”了《解放日报》整整两个版面!
推荐阅读指数:★★★★★★★★★★
今天,小嘉为大家介绍一下营商环境篇。
“6减6加6集成”做实“放管服”,为创新活力注入新动能,嘉定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力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打造新的比较优势和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力争使嘉定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城区。
“放管服”紧密融合 打好营商环境优化组合拳
据嘉定区领导介绍,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但“放、管、服”三方面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协同的,应该做到“放中有管、管中有服”。管得越好才能放得越开,放得越开才能服务得更精准。“‘放’就是要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放的、可以放的权都要放,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管’是为了更好地‘放’,通过有效的管,放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服’要精准,通过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巩固服务优势、强化精准服务,构筑营商环境优势。”
基于这样的考虑,嘉定聚焦创新制度供给,推动“放管服”改革向“三个方向”深化——审批全流程、管理全周期、服务全方位,全力做好“6减、6加、6集成”(流程再造6个减、创新服务6个加、功能优化6个集成),打响嘉定营商品牌。
“放”要放得更彻底
要通过简政放权推进改革
如:
在产业项目审批改革上,重点实施审批流程再造“6个减”,在土地出让阶段,探索实施环境影响、节能评估等“多评合一”;
在施工图审查阶段,探索实施施工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多图联审”。
通过一系列的流程再造,实现带设计方案出让土地的一般工业项目,取得土地后到获取施工许可证,政府审批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其他产业项目不超过48个工作日。
同时,嘉定区自我加压,同步压缩从项目准入后到土地取得阶段的政府审批时间,在市级规定缩减办理时限的基础上,再压缩三分之一,努力做到产业项目当年立项、当年取得土地、当年开工建设。
“管”要管得更科学
要切实加强管理
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让企业可以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下竞争发展。
依托事中事后监管平台,推进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提升监管的常态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平,让守法经营的企业不用在政府监管上花精力。强化监管结果的运用,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构建信息共享的社会信用体系,保护好守法企业的利益,保障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决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服”要服得更精准
在创新服务上,要充分体现“店小二”精神,重点实施精准服务“6个加”。
比如,实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一口发证”的审批服务,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全网通办”,逐步做到“集成服务、只跑一次、一次办成”,甚至部分项目可以做到“不见不跑”,比如,嘉定区市场监管部门推出了“不见面审批”措施,针对不涉及前置后置审批的企业,取消了实地核查环节,只要采用“视频认证”,就能在网上完成身份确认;而对办好的营业执照,市场监管部门还配套有寄送服务,真正实现业务办理的“全程不见面”。同时,对必须见面的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容缺预审制度,尽量减少企业往返。
嘉定还将重点实施功能优化“6个集成”,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置商事登记、投资建设、社会事务、不动产登记、创新创业及综合服务等六大功能区,系统集成相关事项的办理和服务,力争从“只进一扇门”做到“只到一扇窗”。做到服务企业:“有事必到、好事想到、难事帮到、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