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摩拜单车刚刚出现在嘉定人的视线中。那时候手机随便拿出来搜一下,周围起码十几辆。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就可以看见满街都是上班一族骑车的背影,简而言之,共享单车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详情可看【原创】自行车界的uber惊现嘉定!一场可能改写出行方式的革命)
后来,小黄车,这种颜色的共享单车也都出现了。可谓是随处可见,根本无需去找。但近段时间以来,不时有网友向小编反映,视线范围内的共享单车“似乎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找了”。
正巧小编今天也想来场“绿色出行”,不巧的是,走完了三公里都没发现可以骑的!要么就是被私自锁起来的,要么就是坏了。出于好奇,小编走了嘉定几个原本共享单车比较多的区域,却发现,真的少了很多。
那么是什么,让共享单车走进了“坟场”
问题一:乱停乱放太任性
共享单车发展至今,乱停乱放问题一直突出。
共享单车泛滥,占用过多资源,有可能成为城市新型垃圾。这种担忧,正在变成现实。
3月26日,上海一名年仅11岁的男孩因独自骑行某品牌共享单车,在十字路口与大客车发生碰撞,不幸被卷入车轮中,送医后伤重不治身亡。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骑行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
问题五:押金余额难退还
当前,共享单车成为很多人短途出行的选择,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你有没有受到押金、余额充值容易但退款难的困扰?
问题六:道德素质不及格
原本共享单车“让每个人随时随地有车骑”的愿景,却给了一些人“免费午餐”的侥幸心理,也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公民素质试验。
去年8月,上海交通委向各共享单车企业明确告知:即日起在上海暂停新增投放车辆。一旦发现,将作为严重失信行为纳入企业征信档案。上海的共享单车数量太多了,12家共享单车平台,在上海总共投放了 150万辆左右。而据上海道路研究院的估算,上海主城区可容纳的单车仅为60万辆。
同时也加大了对共享单车违规的打击力度:从前单车阻塞道路的行为被默许,而现在,占道经营的共享单车通通会被投入“荒野”。
它们诞生在共享的热潮下,曾以不可抗拒的力量侵入人们的视野,占据各个城市的街道。而现在,它们同样因为不可抗拒的力量,被堆砌在工地中,与荒草为伍,徒增锈迹。
大家觉得呢?
身边的共享单车是比以前少了还是多了呢?
欢迎投票!
如果有一天,你在嘉定的街头看不到共享单车了...那么现在,你想对共享单车,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