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一场“隔夜酒”引发今晨辰塔路上六车连撞

2018-3-14 10:30:14发布80次查看
  今日天气:阴转小雨,16°-23°,东南风3-4级
昨天7时25分许,辰塔路弘翔路南约40米处发生一起6车相撞交通事故,造成一名女性司机受轻伤。事故发生后,肇事司机王某因涉嫌酒驾被带回交警支队,案件还在进一步处理中。
事故现场
据王某陈述,昨天傍晚,他从青浦来到一名松江的朋友家中,将车停在小区后,两人就近就餐。晚饭期间,王某喝了大约3两白酒。随后,两人前往一家量贩式ktv唱歌,王某又喝了3瓶啤酒。
昨天凌晨2点,王某随朋友来到家中睡觉。早上7时10分许,王某驾车出发去往位于青浦的公司上班。
事故现场
王某称,由于对松江的路不熟,他是跟着导航走的。快到事发地点时,王某只顾看手机上的导航,没有注意到前方红灯已经亮起以及排队等候的车辆。当他意识过来时,已经来不及踩刹车,径直追尾撞上前方红色轿车,继而导致连环撞车事故。 红色轿车尾部损毁严重,车内一名女性驾驶员受伤。
王某立即拨打了110报警和120急救电话。交警到达现场后,对王某进行呼吸式酒精测试,结果为68mg/ml,随后被带往交警支队接受进一步调查。
王某正在做笔录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明明是前一天喝的酒,都已经过了一夜,为什么还会被查出酒驾,甚至是醉酒?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警官表示,如果前一天或者前一天晚上饮用较多酒精,根据人体代谢规律,短时间内没有将这些酒精有效地代谢掉,第二天体内酒精含量仍有可能超过法定阈值。
资料显示,人体饮酒后2-5分钟后即可吸收进入血液,在饮酒完毕后的30-90分钟内在血液中达到峰值。酒精的吸收与人体生理状态、胃充盈程度及饮食结构有关。在酒精达到血液峰值后,峰值维持一段时间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开始下降,此时我们称之为“拐点”。
研究表明,在出现 “拐点”之前,人体的酒精代谢率是一个固定值,称之为人体血液酒精清除率。根据上海市地方标准《机动车驾驶员驾车时血液阈值与测试方法》(db31/205-2007),标准规定了血液中酒精清除率为0.104mg/(ml h),也就是说人体饮酒后达到峰值后出现“拐点”时,每小时体内酒精的清除率为10.4mg/100ml。
假设某人在前一天晚上饮用的150ml(约三两)的高度白酒,体内的酒精含量峰值时最高可达100mg/100ml,到达拐点后按照每小时体内酒精的清除率为10.4mg/100ml计算,6—7小时后其体内仍可能会酒精含量超标。因此,在前一晚上如果饮用较多的酒,第二天早上机动车驾驶人就有可能是“酒后驾车”。如果饮酒量较多,休息时间又较短,甚至可能是“醉酒驾车”。
国内外研究机构研究表明,人体酒精含量与交通事故的发生正相关,人体内酒精含量在40—9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较正常时高3—7倍,超过90 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较正常时高26倍,酒精含量越高,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越高。
(来源:微信公众号“上海发布”)
1.如果第二天要开车,前一天应该避免大量饮酒,并且预留充分的代谢时间。
2.如果前一天泡吧等娱乐活动时间较长,导致休息时间不足,第二天应避免开车,因为酒精对产生疲劳有促进作用,无法保证开车时的正常状态。
3.如果前一天有醉酒情况,第二天建议不要开车。
- end -
主编大大:松小囡
本文来源于@松江报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