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断有网友吐槽3号线殷高西路站的乘客格外密集,车站不得不采取限流,排队进站乘客延伸至附近弄堂,进入站厅至少要花十几分钟,由此引发上班族的感叹:这队伍简直是现实版的贪吃蛇啊!
3月13日上午7:30左右,周到记者在现场看到,市区北部区域前往市区的上班族已经渐入高峰,3号线北往南车辆一路载客,到殷高西路站时,车厢已经满满当当,而进入该站的客流也不小,为预防站台乘客挤压而出现安全隐患,车站方面在7:15开始即采取限流措施,放缓乘客的进站速度。
而地铁站外则是黑压压地挤满了乘坐地铁的乘客,队伍长近百米,一直延伸到了附近的弄堂里面,队伍的末尾已经接近一条废弃的铁路。据常年在此经营的商家介绍,殷高西路站站外排队这几年已是常态,“一般周一到周三早高峰人最多,从7点30分开始,短则半小时队伍散去,长的话要9点多队伍才能散去。”
7:45左右,周到记者从队伍末尾跟随队伍大流一同进站,这时的队伍虽已拉至当天最长,但乘客多自觉排队。地铁工作人员、交警等也不时引导大家分散进站,使用手机支付的请提前打开手机二维码。整个队伍秩序井然,记者从队伍末尾排到进站,总共花费约10分钟左右。
那究竟为何会造成殷高西路客流如此拥挤的呢?
从轨道交通线路图上来看,轨道交通3号线由北向南,从江杨北路始发,要途经13站后才到达第一个可换乘站点:虹口足球场站(可换乘8号线)。“可以说,从江杨北路站开始到虹口足球站,客流基本就是只上不下,上不去就只能再等下一班。”现场的一位市民告诉周到记者。
据记者了解,上海轨道交通其它线路采取限流措施的基本也都在中、外环以外,分别有:1、12号线的漕宝路站,1号线的莘庄站,2号线的广兰路站,6号线的巨峰路站、东方体育中心站,8号线的沈杜公路站,9号线的佘山、泗泾站,16号线的周浦东、惠南、新场、鹤沙航城站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号线自长江南路至宝山路共设置16个站点,包括殷高西路站,该范围内的竟有8个车站采取限流措施,可见运能已是捉襟见肘。
“早高峰乘客特别多,通常7:15-9:00我们都采取限流措施,以此放缓乘客进站速度。”殷高西路站工作人员说道。可以说,为了防止客流积压在站内发生意外,那么被限的客流队伍就只能一延再延到了站外的弄堂甚至更远处了。
殷高西路站位于宝山区高境镇上,地处宝山区南大门,与虹口、静安、杨浦三区相邻,周边高境一至三村等居民小区颇多。值得注意的是,殷高西路东西两侧都靠近铁路,尤其在早高峰,这里的居民往往更愿意通过轨道交通方式出行。
“这个站附近东西两面都有铁路,火车一来就堵车了,自己开车的话(遇到火车)快则5分钟,慢则20到30分钟,才能通过,上班保险起见也只好选择地铁出行了。”附近的居民阮先生告诉记者,他虽然知道地铁挤,但这已经是最优选择。
“在早高峰的话,如果坐公交会更堵,即使有的公交是往逸仙路高架走,但和地铁一比较,路上要多花两倍以上时间。”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挤地铁再苦再累,但还是最稳妥的上班“打卡”方式。
网上有不少市民也指出,殷高西路地铁只有一个进出口,而现场的工作人员也向周到记者核实了该说法。也有一些市民认为,如果能够多开几个口子,或许能够加快乘客进站的速度。
但就记者现场观察,多开几个进出站口子,只能减少限流队伍的长度,但无法提高乘客进站的速度。或许是当初的设计并未考虑如此大的客流,殷高西路站的等候站台宽度目测不足5米,如果早高峰客流通过不同入口快速进入,势必会给站台带来巨大的人流压力。
地铁站内空间相对封闭,客流又是只上不下,把更多的客流引入密闭空间只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