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黄浦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

2018-3-12 13:57:34发布63次查看

据黄浦区消息:黄浦地处上海核心区域,虽然区域面积最小(陆域面积只有18.5平方公里),但区位极其特殊,它是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的缩影,更是党的诞生地、上海的文化之根。这就要求黄浦必须将城市管理精细化作为更加自觉的追求。按照“点上打造全市标杆、面上实现整体推进、后续完善长效机制”的思路,近年来,黄浦在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方面,更加注重“三个更”:更安全、有序、干净;更宜居、宜业、宜游;更具细心、耐心、卓越心,不断推动城市管理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和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
  从外滩到南京路,从新天地到田子坊,黄浦处处是景区,全年接待游客逾千万人次。如何常态长效做好大客流下的城市管理,让城区更安全、有序、干净?黄浦实行精细化管理,做到像绣花一样,“按图施针”精准施策。
  今年春节,为期33天的豫园灯会迎来观灯大客流。为了确保游客安全有序,黄浦警方依托大数据手段精确掌握和预判人流趋势。豫园商城在8个出入口均安装客流眼系统,能实时监控园区人流变化。常规状态下,豫园商城8个出入口,采取两进六出管理。当商城内瞬时人流超过25000人时,出入口实行一进七出。当商城内人流超过3万时,采取只出不进措施。3月2日-4日三天时间,更对豫园商城实行封城售票。
  商城内,通过对城内道路行进路线的整体管理,形成人流单向循环。在中心广场、九曲桥广场等区域,以铁马+人力的疏导方式形成局部区域内单向流动。特别是在九曲桥广场,以铁马、引导标牌等设施预先对上桥和不上桥的游客进行分流。九曲桥实行单向人流管控,在入口处设置回型铁马,并配置民警和保安等加强人流疏导。商城外围,预先设置铁马分流和隔离措施,当人流大量增长时,视情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外围人流管控。
  豫园灯会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只是黄浦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了确保全区更安全、更有序、更干净,黄浦在2017年率先出台了“共享单车33条”管理细则;率先建立市场监管服务网格化平台,整合区内事中事后监管系统数据,初步实现重点单位、关键环节监管全过程实时化、可视化管理;实现了智慧公安的管理,同时试点开展了全区社区综合管理信息化建设。此外,城区在硬件建设、保洁绿化、设施管理、立面维护、景观塑造、动态管理等方面,实现和保持街面净化、两侧绿化、立面美化、环境优化、夜景靓化,全面提升街区市容共性品质,彰显老上海特色人文内涵。
  无违建、架空线入地、精细化管理——今年,黄浦对“底子最薄”的文庙区域提出治理高标准。春节长假刚过,老西门街道文庙区域的拆违工作就开始紧张推进了。文庙区域,地处上海市中心的核心区,留存着上海700多年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因其中历史悠久的文庙而被上海人熟知,但文庙周边环境却好似“城中村”——低矮破旧的老房、狭窄的街道、头顶密布的蜘蛛网、隐藏着一些低端业态。
  作为黄浦区2018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地块,文庙区域综合环境整治在去年11月启动,最先推进的是拆违。梦花街是文庙区域内一条较为宽敞的主路,但也只容得下一辆私家车单向行驶。不少七拐八拐的小巷更是狭窄,在有的小巷前,身材稍微魁梧些的人只能侧身通过。居民家里七搭八搭出来的违建,小商户破墙开店占据公共空间,是造成小巷狭窄的主要原因。
  这些搭建不仅侵害公共利益,而且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拆违成为文庙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步。街道把文庙区域作为2018年无违建居委(街道)创建的重点,按照创建标准,将拆除违法无证建筑608处,约3317平方米,同时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打击黄赌毒现象、开展群租整治等。拆违的同时,民生工程改善也同步进行。房屋工程、市政工程、平安惠民工程等同时实施。对这一区域,黄浦区还提出更高标准:力争打造成为“无违创建的示范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的样板区、条块协同推进顽症治理的模范区、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内涵化提升的标杆区”。今后的文庙区域,将迎来一系列耳目一新的变化,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也将大有提升。
  除了居住环境更宜居了,近年来黄浦的变化还体现在更宜业、宜游了。居民出行便利了、停车难问题缓解了、文化活动更丰富了,居民们和游客们的幸福感、满意度也更高了。
  每当刮风、下雨、天寒地冻的日子,最让人牵肠挂肚的就是送餐员、快递物流、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现在,这些户外工作者们多了一个休息取暖的去处,人性化的设置让人觉得即使天寒地冻,心里依旧暖暖的。
  在位于厦门路144号的南京东路街道网格中心厦门路工作站里,社区保安老王和同事们,以及几个轮班的道路保洁人员,正围坐在一起看报喝茶。工作站的工作人员特地给他们倒了热茶,又暖手又暖身,屋子里还有暖气,坐上几分钟,这些在寒风里工作的人们就缓过了劲儿来。对于有这样一个可以取暖喝茶的地方,老王非常高兴。他说,这些年,越来越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心。
  据了解,近年来,黄浦面向环卫工、快递员、送餐员、协管员、出租车司机、物流驾驶员等户外职工推出了服务项目——“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这些接力站提供饮水、避暑、御寒、餐食加热、电瓶充电、手机充电、应急药箱、盥洗休息等多种服务,让户外职工工作、生活更温暖便利了。
  近年来,在黄浦的大街小巷,这样的“温暖”随处可见。正如区委书记杲云在调研中指出的,黄浦的精细化管理要在细微之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以细心、耐心、卓越心,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的标准化、智能化、社会化、法治化建设,使城市管理精准有效,真正让建筑可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