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3月1日上午举行的2018年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会议上获悉,静安区努力优化营商环境,以第一营商环境高地,打造第一资源配置高地,加快人力资源产业发展。7年来,位于该区的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也成为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推动力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人才配置高地。到2017年,静安区已拥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45家,全年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税收13.87亿元,同比增长24.0%。
任仕达选择“扎根”
“任仕达一直致力于成为世界优秀的、最具创新和变革精神的人力资源公司,园区营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和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是任仕达选择继续入驻的最主要原因,园区俨然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新地标、新高地。” 2月28日一早,静安区区长陆晓栋、副区长刘燮,走访了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之一——任仕达在新理想大厦的新办公室,倾听了解企业的意见和需求。已经入驻中国上海人力资源产业园10年的任仕达中国总经理高蕾,表达了对静安区,以及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良好的营商环境的满意与感谢。
“新理想大厦” 位于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创新园,任仕达将在此“扎根”, 开启创新业务的新征程,就是看中了静安区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的 扶持措施和不断向好的营商环境。
政府做好“服务员”
上海外联出国顾问集团公司座落于静安嘉里中心,是一家专注于海外移民、海外教育、海外投资的咨询公司。静安区人社局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业务需求,给予该公司多种发展方案的建议,并提出分阶段实施步骤。在办理许可事项中,由于办公场地的问题“卡了壳”,区人社局主动上门实地指导,通过服务整合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017年11月,“上海职库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顺利成立。公司负责人表示,“企业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更离不开政府的热心服务。”
记者了解到,2017年9月,静安区出台《关于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推出了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企业能级提升、支持产业人才引进等四大方面十四项具体扶持措施,为国际静安对接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推动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是第一个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区,立足‘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的定位要求,应该紧扣企业和市场的转型需求,竭尽所能针对企业的现实困难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持,当好‘服务员’。” 区人社局局长王光荣说。
服务海内外英才
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以上海人才大厦为核心,采用“联席会议+联席办+服务中心”的“市区联动”运营管理模式,配套相关政策,如落实6项行政审批许可权限下放、企业进驻门槛降低、“先照后证”、服务外包业务等“先行先试”政策,并落实了创业补贴、办公租赁补贴、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园区有效整合多方资源,涵盖人才、社保、出入境签证等“六大服务系统”60余项公共服务功能,政府为企业行方便之门,主动“揽活”,促进企业快速拓展,形成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良性生态圈。自2017年 “两证合一”工作开展以来,园区更是提升了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业务效率,促进了海外优秀人才的集聚
今天召开的静安区人社工作会议表示,该区将持续推进落实“科创人才20条”、“人才新政30条”及“静安人才新政18条”,依托建设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新园、国际园,拓展园区功能,探索设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基金,鼓励企业开展服务产品创新,打造人力资源创新研发先导区,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