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她贷款整容,把自己整进监狱,还让父母背了一身债!

2018-3-12 10:03:14发布80次查看
  昨天是三八劳动妇女节,长宁法院审理了一起关于女性的案件,其中关键词涉及整容、贷款、中介、诈骗、冒用身份等网络热词
在法院的羁押室里,记者见到了未满22岁的林某,隆起的额头,不自然的高鼻梁,削尖的下巴,这些典型的特征反映出她经过了多少整形项目。
林某告诉记者,她19岁时从福建农村离家出走,到深圳的一所ktv打工。由于出走时匆忙,没有随身携带身份证。工作后,她遇到一位朋友,并从朋友那里获得一张身份证。身份证的主人是陈某,但林某平时用来登记住宿、办理银行卡,却从未被揭穿。
2016年9月,林某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外号“鬼鬼”的医院中介。林某表示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意,想做整形美容,但是以自己的经济能力,无力承担昂贵的手术费,询问“鬼鬼”有什么解决之法。
交谈中,“鬼鬼”得知林某长期冒用别人的身份证件,于是怂恿林某用假身份注册百度医美分期“百度有钱花”,利用小额分期贷款支付整形费用。在“鬼鬼”看来,林某用他人的身份信息登记注册,未留下自己的真实信息和联系方式,即便借钱不还,百度也无从追讨,林某完全可以空手套白狼,不花一分钱就能实现自己塑颜美容、“改头换面”的愿望。
听了“鬼鬼”的方案,林某虽然有一丝顾虑,但是在利益的诱惑下,她还是以陈某的身份申请了医美分期业务,并且在院方建议下,进行了割双眼皮、隆鼻、面部削骨、隆胸等多个美容项目,总计从百度贷款十余万元。贷款的钱款根据合同直接汇入医院的账号,作为整形手术的费用。由于没有固定经济来源,林某从未还过一分贷款。
林某的账户拖欠贷款多月后,“百度有钱花”找到了身份证的真正主人陈某进行催讨。对此,陈某是一头雾水:自己仍在念书,从未注册使用过该平台账号,怎么就一下子欠下了十多万的贷款了呢?
后来,催讨人经多方调查发现,陈某确系被人冒用身份申请医美分期贷款,于是立即报警。
2017年,公安机关在福建厦门将林某抓获。林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在“鬼鬼”的教唆下,冒用他人身份申请医美分期拒不归还的事实。长宁区检察院以林某涉嫌贷款诈骗罪,依法向长宁区法院提起公诉。
林某的父母并不富裕,但为了挽救年轻的女儿,向亲戚朋友举债,偿还了十多万元的贷款,取得了贷款公司的谅解,希望能够减轻对林某的处罚。
案件在经过昨天的庭审后,将择期做出判决。
如今的林某不但面临法律的制裁,还承受着整形带来的痛苦。她告诉记者,距离手术已经一年多了,早就过了恢复期,但她的胸部仍然会疼痛,双眼皮的疤痕明显,填充过的额头摸着疙疙瘩瘩的。
据调查,在现今的整容大军中,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子已成为“整容”主力之一。她们多为学生或初入职场的低收入人群,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难以负担动辄上万的整容费用。于是,作为消费贷款的一个分支——“医美分期”应运而生。用户注册金融平台并申请“医美分期”后,由金融平台先将整容费用全额打入医院账户,用户再分期还款给金融平台,并支付一定的利息。额度一般从几千到十万不等。
检察官建言:本案作为“医美分期”陷入骗贷风波的个案,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美容医疗机构、中介人或是有整容需求者企图利用这种创新金融平台的漏洞不劳而获。在政府重拳出击规范整顿小额贷款公司的同时,爱美人士也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要轻易尝试非正规机构的“医美分期”,莫因贪一时小利,陷入犯罪泥沼。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